起重光赤奋若,尽玄黓摄提格,凡二年。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公元四零一年)
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群臣皆劝之。安国将军鍮勿仑曰:“吾国自上世以来,被发左衽,无冠带之饰,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室庐,故能雄视沙漠,抗衡中夏。今举大号,诚顺民心。然建都立邑,难以避患,储畜仓库,启敌人心。不如处晋民于城郭,劝课农桑以供资储,帅国人以习战射。邻国弱则乘之,强则避之,此久长之良策也。且虚名无实,徒足为世之质的,将安用之!”利鹿孤曰:“安国之言是也。”乃更称河西王,以广武公傉檀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凉州牧、录尚书事。
二月,丙子,孙恩出浃口,攻句章,不能拔。刘牢之击之,恩复走入海。
秦王兴使乞伏乾归还镇苑川,尽以其故部众配之。

诗句翻译: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公元四零一年)

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群臣皆劝之

译文:

春季,正月,南凉武威王秃发利鹿孤准备登基称帝,大臣们都一致劝说他。

注释:

  • 安皇帝:这是对晋朝皇帝的一种尊称。
  • 隆安五年:这是南凉武威王利鹿孤登基的年份。
  • 正月:这是一年的开始。
  • 武威王:这是对武威国王的一种尊称。
  • 利鹿孤:这是南凉国王的名字。
  • 群臣:这指的是在宫廷中的所有官员。
  • 劝之:这是大臣们劝说利鹿孤的行为。

赏析: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部分,记载了南凉武威王利鹿孤准备登基称帝的事情。诗中通过描述大臣们的劝谏,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同时,诗中的“被发左衽”等词汇,也体现了南凉国的文化特色。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