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叔父巴西公佗、弟陇西公纬皆在北城。或说纬曰:“超为逆乱,公以介弟之亲,仗大义而讨之。姜纪、焦辨在南城,杨桓、田诚在东苑,皆吾党也,何患不济!”纬严兵欲与佗共击超。佗妻梁氏止之曰:“纬、超俱兄弟之子,何为舍超助纬,自为祸首乎!”佗乃谓纬曰:“超举事已成,据武库,拥精兵,图之甚难。且吾老矣,无能为也。”超弟邈有宠于纬,说纬曰:“纂贼杀兄弟,隆、超顺人心而讨之,正欲尊立明公耳。方今明公先帝之长子,当主社稷,人无异望,夫复何疑!”纬信之,乃与隆、超结盟,单马入城;超执而杀之。让位与隆,隆有难色。超曰:“今如乘龙上天,岂可中下!”隆遂即天王位,大赦,改元神鼎。尊母卫氏为太后;妻杨氏为后;以超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书事,封安定公;谥纂曰灵帝。

资治通鉴 · 卷一百十二 · 晋纪三十四

重光赤奋若,讫玄黓摄提格,凡二年。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公元四零一年)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群臣皆劝之。

译注:

  • 诗句
  • “起重光赤奋若,尽玄黓摄提格,凡二年。”
  • 注释:从赤奋若到摄提格的两年时间。
  • 赏析:这里记录了从古代历法中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即从赤奋若开始,经过摄提格结束,象征着一个阶段的结束。
  •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公元四零一年)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群臣皆劝之。”
  • 注释:安皇帝的名字叫丁,在隆安五年(辛丑,公元四零一年)的春天,武威王利鹿孤想要称帝,但是大臣们都劝说他不要这样做。
  • 赏析:这段记载了武威王利鹿孤试图篡位的历史事件。

资治通鉴 · 卷一百十二 · 晋纪三十四

译注:

  • 诗句
  • “哀帝悔过自责,痛恨那些误国的大臣,想起白发老人的忠告,作《秦誓》以悔过,并得以名垂后世。愿陛下观览古代的戒鉴,反复思考,不要被先提出的建议所左右。”
  • 注释:描述了哀帝悔改过去错误的行为,以及他在晚年所作的《秦誓》。
  • 赏析:这段诗句反映了历史人物对于自身行为的反思和对政治建议的思考,体现了古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自我反省的精神。

这段历史记载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当时政治事件的详细背景信息,还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行为决策,展现了他们对于责任、权力和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这些历史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