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闻二将死,大惧,召诸道术人推算及为厌胜。问群臣曰:“朕其败乎?”吏部郎曹靖之对曰:“民怨神怒,臣实惧焉。”玄曰:“民或可怨,神何为怒?”对曰:“晋氏宗庙,飘泊江滨,大楚之祭,上不及祖,此其所以怒也。”玄曰:“卿何不谏?”对曰:“辇上君子皆以为尧、舜之世,臣何敢言!”玄默然。使桓谦及游击将军何澹之屯东陵,侍中、后将军卞范之屯覆舟山西,众合二万。
己未,裕军食毕,悉弃其馀粮,进至覆舟山东,使羸弱登山,张旗帜为疑兵,数道并前,布满山谷。玄侦候者还,云“裕军四塞,不知多少。”玄益忧恐,遣武卫将军庾赜之帅精卒副援诸军。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畏伏裕,莫有斗志。裕与刘毅等分为数队,进突谦陈;裕以身先之,将士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呼声动天地。时东北风急,因纵火焚之,烟炎慓天,鼓噪之音震动京邑,谦等诸军大溃。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记载了晋朝的历史。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注释和赏析。
玄闻二将死,大惧,召诸道术人推算及为厌胜(害怕,召集道士占卜、作法以驱除不祥)。问群臣曰:“朕其败乎?”(皇上是否失败?)吏部郎曹靖之对曰:“民怨神怒,臣实惧焉。”(我担心的是民众怨恨和神明愤怒。)玄曰:“民或可怨,神何为怒?”(民众有的可以埋怨吗?神明为什么要生气?)对曰:“晋氏宗庙,飘泊江滨,大楚之祭,上不及祖,此其所以怒也。”(因为晋朝皇家的宗庙在长江边,祭祀时不能像楚国那样隆重,这也是神明生气的原因。)玄曰:“卿何不谏?”(你为什么不劝谏?)对曰:“辇上君子皆以为尧、舜之世,臣何敢言!”(皇上都认为这是尧舜盛世,我怎么敢说呢?)玄默然。(皇上沉默不语。)使桓谦及游击将军何澹之屯东陵,侍中、后将军卞范之屯覆舟山西,众合二万。(派遣桓谦和游击将军何澹之屯兵在东陵,侍中、后将军卞范之屯兵在覆舟山的西面,两军共拥有两万兵力。)
己未,裕军食毕,悉弃其馀粮,进至覆舟山东,使羸弱登山,张旗帜为疑兵,数道并前,布满山谷。(刘裕的军队吃罢饭后全部丢掉剩下的粮食,然后进军到覆舟山山的东面。他让体弱的士兵爬上山去,同时在山上张挂战旗作为疑兵,从多个方向前进,把军队布满了山谷里。)
玄侦候者还,云“裕军四塞,不知多少。”玄益忧恐,遣武卫将军庾赜之帅精卒副援诸军。(玄帝派人探询消息,回来的人说:刘裕的军队四面包围,不知道有多少。皇帝更加忧虑恐惧,派武卫将军庾赜之率领精兵来援助各军。)谦等士卒多北府人,素畏伏裕(谦等人的士兵大多是北府兵的人,他们以前就害怕刘裕),莫有斗志。(谦等士兵大多都是北府兵的人,他们以前就害怕刘裕,没有斗志。)裕与刘毅等分为数队,进突谦陈;裕以身先之,将士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呼声动天地。(刘裕和刘毅等人分成几支队伍,向前冲击谦的阵势;刘裕亲自带头冲锋,士兵们都拼死战斗,没有一个倒下;呼喊声震动天地。)时东北风急,因纵火焚之,烟炎慓天,鼓噪之音震动京邑,谦等诸军大溃。(当时东北风很急,于是放火烧山,浓烟烈火冲天,鼓声震地,震动京城。谦等人的军队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