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袁真杀硃宪,宪弟绰逃奔桓温。温克寿阳,绰辄发真棺,戮其尸。温怒,将杀之,桓冲请而免之。绰事冲如父,冲薨,绰呕血而卒。刘裕克京口,以绰子龄石为建武参军。三月,戊午朔,裕军与吴甫之遇于江乘。将战,龄石言于裕曰:“龄石世受桓氏厚恩,不欲以兵刃相向,乞在军后。”裕义而许之。甫之,玄骁将也,其兵甚锐。裕手执长刀,大呼以冲之,众皆披靡,即斩甫之,进至罗落桥。皇甫敷帅数千人逆战,宁远将军檀赁之败死。裕进战弥厉,敷围之数重,裕倚大树挺战。敷曰:“汝欲作何死!”拔戟将刺之,裕瞋目叱之,敷辟易。裕党俄至,射敷中额而踣,裕援刀直进。敷曰:“君有天命,以子孙为托。”裕斩之,厚抚其孤。裕以檀凭之所领兵配参军檀祗。祗,凭之之从子也。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

译文:初时,袁真杀害了朱宪,他的兄弟朱绰逃离投奔了桓温。桓温攻克寿阳后,朱绰竟然打开朱真的棺材,杀死了他的尸体。桓温大怒,想要杀他,但被桓冲请求而免于一死。朱绰对桓冲就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桓冲死后,朱绰呕血而死。刘裕攻克京口,任命朱绰的儿子朱龄石为建武参军。三月,戊午朔,刘裕与吴甫之在江乘相遇。将要开战时,朱龄石向刘裕说道:“朱龄石世受桓氏厚恩,不欲以兵刃相向,恳请在军后。”刘裕义气地答应了他。吴甫之是玄勇将,其兵锐利。刘裕手握长刀,大喝冲击吴甫之,众人皆败退,随即斩杀吴甫之,进军至罗落桥。皇甫敷率领几千人迎战,宁远将军檀赁之战败身亡。刘裕更加奋力进攻,皇甫敷包围了他数重,刘裕倚靠大树挺立战斗。皇甫敷问:“你打算如何死去?”拔戟要刺他,刘裕瞪着眼睛呵斥他,皇甫敷畏缩。刘裕的党羽迅速赶到,射中皇甫敷额头而倒下,刘裕持刀径直前进。皇甫敷说:“君有天命,以子孙为托。”刘裕斩之,厚抚其孤。刘裕以檀凭之所领兵配给参军檀祗。檀祗,是檀凭之的侄子。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宋朝的历史事件。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描述了公元四零三年春,东阳被卢循派遣司马徐道覆所侵扰的事件。《晋纪》是《资治通鉴》的一部分,专门记载了晋朝的历史,此部分涵盖了晋安皇帝戊元兴二年癸卯(公元四零三年)的一年历史。文中详细描述了刘裕击败东阳被卢循侵扰的事件,以及其后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人物关系。

诗中描述的是刘裕的军队与吴甫之的交战,以及朱绰的英勇行为。朱绰不仅勇敢,还表现出深厚的忠义之心,他对兄长朱真的忠诚甚至愿意用生命来维护。这种情感的表达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忠诚精神。刘裕对朱绰的宽容和信任,也展示了领导者的智慧和胸怀。同时,文中还涉及了刘裕的军事策略和个人品质,以及他对敌人和部下的态度,这些细节都使得整篇文章内容丰富、情节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