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循寇南海,攻番禺。广州刺史濮阳吴隐之拒守百馀日。冬,十月,壬戌,循夜袭城而陷之,烧府舍、民室俱尽,执吴隐之。循自称平南将军,摄广州事。聚烧骨为共冢,葬于洲上,得髑髅三万馀枚。又使徐道覆攻始兴,执始兴相阮腆之。
刘容领青州刺史。刘敬宣在寻阳,聚粮缮船,未尝无备,故何无忌等虽败退,赖以复振。桓玄兄子亮自称江州刺史,寇豫章,敬宣击破之。
刘毅、何无忌、刘道规复自寻阳西上,至夏口。桓振遣镇东将军冯该守东岸,扬武将军孟山图据鲁山城,辅国将军桓仙客守偃月垒,众合万人,水陆相援。毅攻鲁山城,道规攻偃月垒,无忌遏中流,自辰至午,二城俱溃,生禽山图、仙客,该走石城。
辛巳,魏大赦,改元天赐。筑西宫。十一月,魏主珪如西宫,命宗室置宗师,八国置大师、小师,州郡亦各置师,以辨宗党,举才行,如魏、晋中正之职。

诗句如下:

  1.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
  • 卢循寇南海,攻番禺。广州刺史濮阳吴隐之拒守百馀日。冬,十月,壬戌,循夜袭城而陷之,烧府舍、民室俱尽,执吴隐之。循自称平南将军,摄广州事。聚烧骨为共冢,葬于洲上,得髑髅三万馀枚。又使徐道覆攻始兴,执始兴相阮腆之。
  • 刘容领青州刺史。刘敬宣在寻阳,聚粮缮船,未尝无备,故何无忌等虽败退,赖以复振。桓玄兄子亮自称江州刺史,寇豫章,敬宣击破之。
  • 刘毅、何无忌、刘道规复自寻阳西上,至夏口。桓振遣镇东将军冯该守东岸,扬武将军孟山图据鲁山城,辅国将军桓仙客守偃月垒,众合万人,水陆相援。毅攻鲁山城,道规攻偃月垒,无忌遏中流,自辰至午,二城俱溃,生禽山图、仙客,该走石城。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上的战争事件,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和人物的英勇无畏精神。
  • 诗中的主角们面对困境时表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不屈的意志。他们不畏艰险,勇敢地与敌人战斗,展现了古代英雄的形象。
  • 诗中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通过战争来保护家园和亲人。这种情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1. 魏大赦,改元天赐。筑西宫。十一月,魏主珪如西宫,命宗室置宗师,八国置大师、小师,州郡亦各置师,以辨宗党,举才行,如魏、晋中正之职。
  • 这是一段历史记载,描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焘在位期间的重要事件。他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天赐,并着手修建西宫。
  • 他还命令宗室设立宗师,八国设置大师、小师,州郡也各自设立宗师,用以辨识宗族关系和选拔人才。这些措施反映了他对治理国家的高度重视。
  • 这些政策有助于巩固政权,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同时,这也体现了北魏孝文帝对于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旨在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描绘,展示了不同时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它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政治体制和社会风貌。
  • 诗中的描写生动形象,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 诗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启示意义,通过观察历史现象可以反思现实问题,从而获得智慧和启发。
  1. 总结:
  •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展现了不同时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通过观察历史现象可以反思现实问题,从而获得智慧和启发。
  • 诗中的描写生动形象,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它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决心。
  • 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气息和人文情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和传承,也是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