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旃蒙大荒落,尽著雍涒滩,凡四年。
安皇帝己义熙元年(乙巳,公元四零五年)
春,正月,南阳太守扶风鲁宗之起兵袭襄阳,桓蔚走江陵。己丑,刘毅等诸军至马头。桓振挟帝出屯江津,遣使求割江、荆二州,奉送天子;毅等不许。辛卯,宗之击破振将温楷于柞溪,进屯纪南。振留桓谦、冯该守江陵,引兵与宗之战,大破之。刘毅等击破冯该于豫章口,桓谦弃城走。毅等入江陵,执卞范之等,斩之。桓振还,望见火起,知城已陷,其众皆溃,振逃于涢川。
乙未,诏大处分悉委冠军将军刘毅。
戊戌,大赦,改元,惟桓氏不原;以桓冲忠于王室,特宥其孙胤。以鲁宗之为雍州刺史,毛璩为征西将军、都督益、梁、秦、凉五州诸军事、璩弟瑾为梁、秦二州刺史,瑗为宁州刺史。刘怀肃追斩冯该于石城,桓谦、桓怡、桓蔚、桓谧、何澹之、温楷皆奔秦。怡,弘之弟也。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四·晋纪三十六译文:在乙巳年(公元405年),安皇帝在江津设立行宫。
注释:乙巳,是古代纪年的干支之一,代表年份。义熙元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开始。
赏析:这首诗是描述晋朝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它记录了晋安帝在位期间的许多重大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变迁。其中,南阳太守扶风鲁宗之起兵袭襄阳,桓蔚走江陵,这些事件都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晋朝历史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