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发珪檀复贰于秦,遣使邀乞伏炽磐,炽磐斩其使,送长安。
南燕王超母妻犹在秦,超遣御史中丞封恺使于秦以请之。秦王兴曰:“昔苻氏之败,太乐诸伎悉入于燕。燕今称籓,送伎或送吴口千人,所请乃可得也。”超与群臣议之,左仆射段晖曰:“陛下嗣守社稷,不宜以私亲之故遂降尊号;且太乐先代遗音,不可与也,不如掠吴口与之。”尚书张华曰:“侵掠邻国,兵连祸结,引既能往,彼亦能来,非国家之福也。陛下慈亲在人掌握,岂可靳惜虚名,不为之降屈乎!中书令韩范尝与秦王俱为苻氏太子舍人,若使之往,必得如志。”超从之,乃使韩范聘于秦,称籓奉表。
慕容凝言于兴曰:“燕王得其母妻,不复可臣,宜先使送伎。”兴乃谓范曰:“朕归燕王家属必矣,然今天时尚热,当俟秋凉。”八月,秦使员外散骑常侍韦宗聘于燕。超与群臣议见宗之礼,张华曰:“陛下前既奉表,今宜北面受诏。”封逞曰:“大燕七圣重光,奈何一旦为竖子屈节!”超曰::“吾为太后屈,愿诸君勿复言!”遂北面受诏。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四·晋纪三十六
译文:秃发珪檀再次对秦国表示二心,派遣使者邀请乞伏炽磐,但被乞伏炽磐斩断了来使,并把使者送到长安。
关键词解释:
- 资治通鉴:一部记录历史事件的重要典籍,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方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卷一百一十四·晋纪三十六:这是《资治通鉴》中的一部分,涉及到了晋朝的历史事件,如秃发珪檀对秦国的二心行为以及乞伏炽磐对此事的反应。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秃发珪檀与秦国的关系,以及乞伏炽磐对这一行为的响应。通过描绘这些历史事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国家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