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闻刘毅败,人情恟惧。时北师始还,将士多创病,建康战士不盈数千。循既克二镇,战士十馀万,舟车百里不绝,楼船高十二丈,败还者争言其强盛。孟昶、诸葛长民欲奉乘舆过江,裕不听。初,何无忌、刘毅之南讨也,昶策其必败,已而果然。至是,又谓裕必不能抗循,众颇信之。惟龙骧将军东海虞丘进廷折昶等,以为不然。中兵参军王仲德言于裕曰:“明公命世作辅,新建大功,威震六合,妖贼乘虚入寇,既闻凯还,自当奔溃。若先自遁逃,则势同匹夫,匹夫号令,何以威物!此谋若立,请从此辞。”裕甚悦。昶固请不已,裕曰:“今重镇外倾,强寇内逼,人情危骇,莫有固志;若一旦迁动,便自土崩瓦解,江北亦岂可得至!设令得至,不过延日月耳。今兵士虽少,自足一战。若其克济,则臣主同休;苟厄运必至,我当横尸庙门,遂其由来以身许国之志,不能窜伏草间苟求存活也。我计决矣,卿勿复言!”昶恚其言不行,且以为必败,因请死。裕怒曰:“卿且申一战,死复何晚!”昶知裕终不用其言,乃抗表自陈曰:“臣裕北讨,众并不同,唯臣赞裕行计,致使强贼乘间,社稷危逼,臣之罪也。谨引咎以谢天下!”封表毕,仰药而死。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五 · 晋纪三十七
朝廷听说刘毅兵败,人心惶恐畏惧。当时北师大部刚返回,将士们多有伤病,而建康的战士不满数千。刘循已经攻克二镇,士兵达十余万,战船车辆百里不绝,楼船高十二丈,败退的士兵争相称赞其强大。孟昶、诸葛长民想要乘坐皇帝的车驾过江,王檀不同意。起初,何无忌、刘毅南征时,孟昶就预料他们一定会失败,但最终果然如此。此时,他又认为王檀不能抵抗刘循,众人大多相信他的话。只有龙骧将军东海虞丘劝谏孟昶等人不要这么做,认为不然。中兵参军王仲德对王檀说:“您是一代名臣,为国建立大功,威震天下,妖贼乘虚入侵,听说您胜利归来,自然会溃散。如果先自乱逃跑,那就会和普通人一样,普通人发号施令,怎能威慑他人!如果立下此计,请允许我就此告辞。”王檀很高兴。孟昶再三请求,王檀说:“现在重镇已失,强敌内逼,民心惶惶,没有坚强的意志。若一旦迁移,就会像土崩瓦解一样,江北又怎么能到达!即使能到达,也只是拖延时间罢了。如今士兵虽少,但足以一战。若能克敌制胜,那么君臣同心;如果不幸遇到不测之祸,我也会死在庙门前,实现以前以身许国的愿望,不会在草野间苟且偷生。我的计划已经定下,请不要再说了!”孟昶因不能被采纳而愤怒,又请求一死。王檀大怒说:“你暂且再打一次战,死还不算晚!”孟昶知道王檀最终不会听从他的建议,于是上表称病告退。王檀封好表章后,仰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