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裕闻之,使辅国将军蒯恩如长安,召义真东归;以相国右司马硃龄石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代镇长安。裕谓龄石曰:“卿至,可敕义真轻装速发,既出关,然后可徐行。若关右必不可守,可与义真俱归。”又命中书侍郎硃超石慰劳河、洛。
十一月,龄石至长安。义真将士贪纵,大掠而东,多载宝货、子女,方轨徐行。雍州别驾韦华奔夏,赫连璝帅众三万追义真。建威将军傅弘之曰:“公处分亟进;今多将辎重,一日行不过十里,虏追骑且至,何以待之!宜弃车轻行,乃可以免。”义真不从。俄而夏兵大至,傅弘之、蒯恩断后,力战连日,至青泥,晋兵大败,弘之、恩皆为王买德所禽。司马毛修之与义真相失,亦为夏兵所禽。义真行在前,会日暮,夏兵不穷追,故得免;左右尽散,独逃草中。中兵参军段宏单骑追寻,缘道呼之,义真识其声,出就之,曰:“君非段中兵邪?身在此,行矣!必不两全,可刎身头以南,使家公望绝。”宏泣曰:“今日之事,诚无算略;然丈夫不经此,何以知艰难!”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一十八 · 晋纪四十

宋公裕听说了这件事,让辅国将军蒯恩到长安,召义真东归;任命相国右司马朱龄石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代镇长安。宋公裕对朱龄石说:“你到了长安,可以命令义真轻装速发,出关后,再慢慢走。如果关右一定守不住,可以和义真一起回去。”又命中书侍郎朱超石慰劳河、洛。

十一月,朱龄石到达长安。义真的将士贪婪放纵,大肆抢劫,然后向东行进,装载了大量的宝货、子女,方轨徐行。雍州别驾韦华投奔夏国,赫连璝率众三万人追击义真。建威将军傅弘之说:“您已经下达了迅速进军的命令,现在携带的辎重大多,一日只能行军十里,如果被敌人追赶上,我们怎么应付呢?应该抛弃车辆,步行前进,才可以避免被追兵追上。”义真没有听从。不久夏军大至,傅弘之、蒯恩断后,力战连日,到达青泥,晋兵大败,傅弘之、蒯恩都被王买德所擒获。司马毛修之和义真相失,也被夏军所擒获。义真在前面行进,正好日暮,夏军不穷追,才得以幸免;左右的人都散去了,他只好逃入草丛中。中兵参军段宏单骑追寻,沿路呼喊,义真听到了呼叫声,就出来迎接他,说:“您是段宏吗?我在这里行走,您也来了!我们一定不能两全其美,你可以刎颈自杀,把头颅留在南方,使家公望绝。”段宏哭泣道:“今天的事情实在无法预料,但是作为男子汉,如果不经历这样的事,怎么知道艰难困苦!”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南朝宋将领沈义真在面对困境时,选择放弃财物,与士兵共同逃生的故事。诗中通过对沈义真及其部下在面对困境时的不同态度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生死关头的抉择。同时,诗中也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战争中的人性光辉。

诗中的沈义真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将领。他在面对困境时,并没有选择放弃财物,而是选择了与士兵共同逃生。这种行为展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对士兵的关心。在诗中,我们看到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只求士兵的生存。这种无私的精神,让人深感敬佩。

诗中的士兵们也是具有勇气和决心的战士。他们在面临危险时,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与沈义真一起逃生。这种行为展现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畏艰险。这种精神,让人深感钦佩。

诗中的战争描绘也是生动而真实的。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诗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同时,诗中的战争描绘也展现了战争的人性光辉。在战争中,人们展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这些精神,让人深感震撼。

这首诗以沈义真和他的士兵们为主线,通过对他们的行为和精神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抉择和勇气。同时,诗歌也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危害性以及战争中的人性光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