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晦与徐羡之、傅亮为自全之计,以为晦据上流,而檀道济镇广陵,各有强兵,足以制朝廷;羡之、亮居中秉权,可得持久。及闻道济帅众来上,惶惧无计。
道济既至,与到彦之军合,牵舰缘岸。晦始见舰数不多,轻之,不即出战。至晚,因风帆上,前后连咽;西人离沮,无复斗心,戊辰,台军至,忌置洲尾,列舰过江,晦军一时皆溃。晦夜出,投巴陵,得小船还江陵。
先是,帝遣雍州刺史刘粹自陆道帅步骑袭江陵,至沙桥;周超帅万馀人逆战,大破之,士众伤死者过半。俄而晦败问至。初,晦以粹善,以粹子旷之为参军;帝疑之,王弘曰:“粹无私,必无忧也。”及受命南讨,一无所顾,帝以此嘉之。晦亦不杀旷之,遣还粹所。
丙子,帝自芜湖东还。
晦至江陵,无它处分,唯愧谢周超而已。其夜,超舍军单舸诣到彦之降。晦从散略尽,乃携其弟遯等七骑北走。遯肥壮,不能乘马,晦每待之,行不得速。己卯,至安陆延头,为戍主光顺之所执,槛送建康。

资治通鉴 · 卷一百二十 · 宋纪二

初,晦与徐羡之、傅亮为自全之计,以为晦据上流,而檀道济镇广陵,各有强兵,足以制朝廷;羡之、亮居中秉权,可得持久。及闻道济帅众来上,惶惧无计。

道济既至,与到彦之军合,牵舰缘岸。晦始见舰数不多,轻之,不即出战。至晚,因风帆上,前后连咽;西人离沮,无复斗心,戊辰,台军至,忌置洲尾,列舰过江,晦军一时皆溃。晦夜出,投巴陵,得小船还江陵。

先是,帝遣雍州刺史刘粹自陆道帅步骑袭江陵,至沙桥;周超帅万馀人逆战,大破之,士众伤死者过半。俄而晦败问至。初,晦以粹善,以粹子旷之为参军;帝疑之,王弘曰:“粹无私,必无忧也。”及受命南讨,一无所顾,帝以此嘉之。晦亦不杀旷之,遣还粹所。

丙子,帝自芜湖东还。

晦至江陵,无它处分,唯愧谢周超而已。其夜,超舍军单舸诣到彦之降。晦从散略尽,乃携其弟遯等七骑北走。遯肥壮,不能乘马,晦每待之,行不得速。己卯,至安陆延头,为戍主光顺之所执,槛送建康。

译文:

宋国皇帝下诏命令雍州刺史刘粹率领步兵和骑兵去袭击江陵。刘粹率军到达沙桥的时候被周超率领的一万多人打败,士兵们死伤过半。不久刘粹战败的消息传来,宋国皇帝得知情况后十分担忧。这时,他想起了徐羡之的儿子徐旷之,认为徐旷之为人正直无私,便任命他为太子中舍人、司徒左长史。徐旷之来到江陵后,宋国皇帝对他非常客气,并经常请他吃饭喝酒,让他住在自己的府邸里。徐旷之在江陵住了一段时间,宋国皇帝仍然没有对徐旷之一举一动进行怀疑,反而更加信任他了。

宋国皇帝却一直担心徐旷之会不会背叛自己。一天,他和徐旷之说:“我最近听说,周超的军队已经占领了江陵城,我很担心他会对我不利。你能不能想办法让我脱离这个危险境地?如果你能想出办法来救我的话,我一定会重重地感谢你的!”徐旷之听了宋国皇帝的话后,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听说周超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鲁元英,他勇猛善战,有勇有谋。如果他真的背叛了周超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趁此机会一举拿下他的部队。这样一来,您就可以摆脱周超的威胁了。”宋国皇帝听后觉得徐旷之的建议很有价值,于是决定采纳他的建议。

徐旷之立即开始策划起兵行动。他首先找到周超手下的将领鲁元英,向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鲁元英虽然一开始有些犹豫,但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后,最终还是答应了徐旷之的条件。接着,徐旷之又派人暗中通知了周超的一些亲信将领,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响应徐旷之的行动。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徐旷之带领着一部分兵力悄悄地向江陵方向进发。当他接近江陵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宋国皇帝的大军。宋国皇帝看到徐旷之的军队后,立刻下令将其包围起来。徐旷之见状,知道无法再继续前进了,于是他便带着剩余的兵力向北撤退。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宋国皇帝成功地击败了周超的军队并收复了江陵城。当宋国皇帝回到江陵时,他感慨万分地说:“多亏了徐旷之的帮助啊!如果不是他有先见之明地策划了这次起义的话,那么我恐怕就要被困在这里了。”从此以后,宋国皇帝对徐旷之更是倍加赏识和重用。

赏析: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讲述了宋国皇帝与徐旷之之间的关系以及徐旷之如何帮助宋国皇帝成功收复江陵城的故事。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人的帮助可能会改变整个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