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帝因魏使者还,告魏主曰:“汝趣归我河南地!不然,将尽我将士之力。”魏主方议伐柔然,闻之大笑,谓公卿曰:“龟鳖小竖,自救不暇,夫何能为!就使能来,若不先灭蠕蠕,乃是坐待寇至,腹背受敌,非良策也。吾行决矣。”
庚寅,魏主发平城,使北平王长孙嵩、广陵公楼伏连居守。魏主自东道向黑山,使平阳王长孙翰自西道向大娥山,同会柔然之庭。
五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王敬弘固让尚书令,表求还东。癸巳,更以敬弘为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听其东归。
丁未,魏主至漠南,舍辎重,帅轻骑兼马袭击柔然,至栗水,柔然纥升盖可汗先不设备,民畜满野,惊怖散去,莫相收摄。纥升盖烧庐舍,绝迹西走,莫知所之。其弟匹黎先主东部,闻有魏寇,帅众欲就其兄;遇长孙翰,翰邀击,大破之,杀其大人数百。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二十一 · 宋纪三
译文:北魏国主拓跋焘(魏主)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他决定亲自率军攻打柔然。他派遣北平王长孙嵩、广陵公楼伏连等人守卫平城(今山西大同)。同时,他自己从东路进攻黑山(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派遣平阳王长孙翰从西路进攻大娥山(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两路军队会师柔然的都城。
注释: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典籍,记录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资治通鉴》原文带拼音及翻译,提供了对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和分析。译文部分主要来源于网络上采用的沈志华、张宏儒主编的《资治通鉴(文白对照)》,本站整理编校时对译文部分已发现的错字、漏字以及漏文、漏译处予以了纠正或补充。自一百卷以后,卷数沿用简约标记方式,如“卷二九四”。整理编校工作将会持续进行,欢迎读者参与纠正错误。
赏析:本诗通过简洁的文字描述了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诗中描绘了北魏国主拓跋焘听到柔然入侵的消息后的反应,以及他的军事行动和战略部署。这种描写手法使得整个场景生动而具体,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战争氛围和国家间的紧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