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令刘絜等共推太史令张渊、徐辩使言于魏主曰:“今兹己巳,三阴之岁,岁星袭月,太白在西方,不可举兵,北伐必败。虽克,不利于上。”群臣因共赞之曰:“渊等少时尝谏苻坚南伐,坚不从而败,所言无不中,不可违也。”魏主意不决,诏浩与渊等论难于前。
浩诘渊、辩曰:“阳为德,阴为刑,故日食修德,月食修刑。夫王者用刑,小则肆诸市朝,大则陈诸原野。今出兵以讨有罪,乃所以修刑也。臣窃观天文,比年以来,月行掩昴,至今犹然。其占,三年天子大破旄头之国。蠕蠕、高车,旄头之众也。愿陛下勿疑。”渊、辩复曰:“蠕蠕,荒外无用之物,得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民不可臣而使,轻疾无常,难得而制;有何汲汲,而劳士马以伐之?”浩曰:“渊、辩言天道,犹是其职,至于人事形势,尤非其所知。此乃汉世常谈,施之于今,殊不合事宜。何则?蠕蠕本国家北边之臣,中间叛去。今诛其元恶,收其良民,令复旧役,非无用也。世人皆谓渊、辩通解数术,明决成败,臣请试问之:属者统万未亡之前,有无败征?若其不知,是无术也;知而不言,是不忠也。”时赫连昌在坐,渊等自以未尝有言,惭不能对。魏主大悦。

诗句:尚书令刘絜等人共同推举太史令张渊、徐辩,让他们对北魏国主拓跋焘进言说:“现在己巳这一年,三阴之年,岁星侵犯月星,太白星在西北方,不可发兵北伐,北伐一定失败。即便取胜,也不利于皇上。”群臣因此而称赞他们:“渊等年轻时曾劝阻前秦国主苻坚南伐,苻坚不听而失败,他们所说的话没有不中肯的,不可违抗。”

译文:尚书令刘絜等人一同推荐太史令张渊、徐辩,让他们对北魏国主拓跋焘进言说:“现在己巳这一年,三阴之年,岁星侵犯月星,太白星在西北方,不可发兵北伐,北伐一定失败。即便取胜,也不利于皇上。”群臣因而称赞他们:“渊等年轻时曾劝阻前秦国主苻坚南伐,苻坚不听而失败,他们所说的话没有不中肯的,不可违抗。”

注释:1. 尚书令刘絜等人(尚书令和尚书们)共同推举太史令张渊、徐辩;

  1. “今兹己巳”,指的是现在的年份;“三阴之岁”,“三阴”是中国古代对农历月份的一种分类方法,这里表示阴历的第三个月份;“岁星袭月”,“岁星”即木星,“袭月”是指岁星侵犯月星,通常用来形容天象异常;“太白在西方”,“太白”是金星,“在西方”是指金星位于西方天空;“不可举兵”,“不可”是不可以的意思,“举兵”就是出兵;“北伐必败”,“必”是肯定的意思,“败”是失败的意思,“北伐”就是出兵攻打敌人;“虽克”,“虽然胜利了”,但是“不利上”,“不利于皇上”;“群臣因共赞之曰”,“群臣”就是群臣们,“因共赞之”就是互相称赞;“不可违也”,“不可”是不可以的意思,“违”是违背的意思,“不可违”就是不可以违背;3. 诏浩与渊等论难于前,诏浩让魏主拓跋焘和张渊、徐辩进行辩论;“论难”就是辩论;4. 阳为德,阴为刑,故日食修德,月食修刑,阳代表德,阴代表刑,所以日食是修德,月食是修刑;5. 王者用刑,小则肆诸市朝,大则陈诸原野。6. 今出兵以讨有罪,乃所以修刑也。7. 臣窃观天文,比年以来,月行掩昴,至今犹然。8. 其占,三年天子大破旄头之国。9. 蠕蠕、高车,旄头之众也。10. 愿陛下勿疑。11. 渊、辩复曰:“蠕蠕,荒外无用之物,得其地不可耕而食,得其民不可臣而使,轻疾无常,难得而制;有何汲汲,而劳士马以伐之?”12. 浩曰:“渊、辩言天道,犹是其职,至于人事形势,尤非其所知。此乃汉世常谈,施之于今,殊不合事宜。何则?蠕蠕本国家北边之臣,中间叛去。今诛其元恶,收其良民,令复旧役,非无用也。世人皆谓渊、辩通解数术,明决成败,臣请试问之:属者统万未亡之前,有无败征?若其不知,是无术也;知而不言,是不忠也。”13. 时赫连昌在坐,渊等自以未尝有言,惭不能对。14. 魏主大悦。
    赏析:这篇文章是魏主拓跋焘和大臣们在谈论政治问题时的发言稿。其中,张渊和徐辩提出了一个观点:由于当前年份是三阴之年,且岁星侵犯月星,太白星在西方,因此不宜发兵北伐。他们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失败,即使成功也会对朝廷不利。然而,他们的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魏主的认可。魏主反而赞扬了他们的观点,认为他们的言论符合天道。此外,文章还涉及到了一些其他的政治话题,如战争的胜败、人才的作用等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