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魏太后窦氏殂。
壬子,皇后袁氏殂。
癸丑,秃发保周穷迫自杀。
八月,甲申,沮渠无讳使其中尉梁伟诣魏永昌王健请降,归酒泉郡及所虏将士元絜等。魏主使尉眷留镇凉州。
九月,壬子,葬元皇后。
上以司徒彭城王义康嫌隙已著,将成祸乱。冬,十月,戊申,收刘湛付廷尉,下诏暴其罪恶,就狱诛之,并诛其子黯、亮、俨及其党刘斌、刘敬文、孔胤秀等八人;徙尚书库部郎何默子等五人于广州,因大赦。是日,敕义康入宿,留止中书省。其夕,分收湛等;青州刺史杜骥勒兵殿内以备非常,遣人宣旨告义康以湛等罪状。义康上表逊位,诏以义康为江州刺史,侍中、大将军如故,出镇豫章。
初,殷景仁卧疾五年,虽不见上,而密函去来,日以十数,朝政大小,必以咨之;影迹周密,莫有窥其际者。收湛之日,景仁使拂拭衣冠,左右皆不晓其意。其夜,上出华林园延贤堂,召景仁。景仁犹称脚疾,以小床舆就坐;诛讨处分,一皆委之。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二十三 · 宋纪五
译文:魏太后窦氏在丙申日去世,皇后袁氏也在壬子日去世。秃发保周被逼至穷途末路选择自杀。八月甲申日,沮渠无讳派遣其内尉梁伟前往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处请求投降。九月壬子日,元皇后下葬。司徒彭城王刘义康因为与自己产生嫌隙,担心会引发祸乱,冬十月戊申日被刘湛等人逮捕并交付于廷尉,随后皇帝发布诏书揭露其罪行,将其投入监狱中执行死刑,同时诛除其子刘黯、刘亮、刘俨及其党羽刘斌、刘敬文、孔胤秀等八人;另外将尚书库部郎何默子等五人流放往广州,因此颁布大赦令。同一天,刘义康被敕命入宫留宿并在朝堂中待命。当晚,朝廷开始对刘湛等人进行逮捕,青州刺史杜骥在殿内布置兵力以应对不测,派人传书告谕刘义康关于刘湛等人的罪行。次日,刘义康上表请求辞去官职,皇帝诏令他担任江州刺史,并授予他侍中、大将军职位如旧,调离豫章镇。
注释:
- 诗歌主题:本诗主要描述的是宋国的历史事件。
- 人物背景:涉及的人物包括北魏、宋国和刘湛等,这些人物在历史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事件经过:描述了魏太后和皇后去世的事件,以及刘湛等人被捕和被杀的过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权力斗争。
- 历史影响: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魏太后和皇后去世的描述,引出了宋国内部的矛盾和危机。接着,通过刘湛等人的被捕和被杀,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暴力。最后,通过刘义康的请求辞职和皇帝的回应,反映出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全诗语言简练,情节连贯,通过事件的叙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