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法起等进攻潼关,魏戍主娄须弃城走,法起等据之。关中豪桀所在蜂起,及四山羌、胡皆来送款。
上以王玄谟败退,魏兵深入,柳元景等不宜独进,皆召还。元景使薛安都断后,引兵归襄阳。诏以元景为襄阳太守。
魏永昌王仁攻悬瓠、项城,拔之。帝恐魏兵至寿阳,召刘康祖使还。癸卯,仁将八万骑追及康祖于尉武。康祖有众八千人,军副胡盛之欲依山险间行取至,康祖怒曰:“临河求敌,遂无所见;幸其自送,奈何避之!”乃结车营而进,下令军中曰:“顾望者斩首,转步者斩足!”魏人四面攻之,将士皆殊死战。自旦至晡,杀魏兵万馀人,流血没踝,康祖身被十创,意气弥厉。魏分其众为三,且休且战。会日暮风急,魏以骑负草烧车营,康祖随补其阙。有流矢贯康祖颈,坠马死,馀众不能战,遂溃,魏人掩杀殆尽。
庞法起等进攻潼关,魏戍主娄须弃城走,法起等据之。关中豪桀所在蠭起,及四山羌、胡皆来送款。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一百二十五 · 宋纪七
译文:庞法起等人率军向潼关发起了进攻,北魏的守将娄须见势不妙,选择放弃城池逃跑,庞法起等人随即占据了潼关。在战乱中,关中的豪杰纷纷崛起,居住在四面山区的羌族和胡族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归降。
关键词解释:
- 庞法起:宋朝时期的地方将领,因其英勇善战而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南北交通的重要关口。
- 娄须:北魏时期的守将,因为战败而选择放弃城池。
- 关中豪杰:指的是关中地区的英雄豪杰,他们在战乱中崛起,成为了当地的领袖。
- 羌族和胡族人:居住在四面山区的民族,他们表示愿意归降,为宋朝的领土扩张做出了贡献。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战乱时期的政治局势和民族关系。庞法起等人的军事行动不仅成功地占领了潼关,还促使关中的豪杰纷纷崛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抵抗力量。同时,四方山中的羌族和胡族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归顺,为宋朝的领土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持。这首诗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