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盱眙太守沈璞到官,王玄谟犹在滑台,江淮无警。璞以郡当冲要,乃缮城浚隍,积财谷,储矢石,为城守之备。僚属皆非之,朝廷亦以为过。及魏兵南向,守宰多弃城走。或劝璞宜还建康,璞曰:“虏若以城小不顾,夫复何惧!若肉薄来攻,此乃吾报国之秋,诸君封侯之日也,奈何去之!诸君尝见数十万人聚于小城之下而不败者乎?昆阳、合肥,前事之明验也。”众心稍定。璞收集得二千精兵,曰:“足矣!”及臧质向城,众谓璞曰:“虏若不攻城,则无所事众;若其攻城,则城中止可容见力耳。地狭人多,鲜不为患。且敌众我寡,人所共知,若以质众能退敌完城者,则全功不在我;若避罪归都,会资舟楫,必更相蹂践。正足为患,不若闭门勿受。”璞叹曰:“虏必不能登城,敢为诸君保之。舟楫之计,固已久息,虏之残害,古今未有,屠剥之苦,众所共见,其中幸者,不过得驱还北国作奴婢耳。彼虽乌合,宁不惮此邪!所谓‘同舟而济,胡、越一心’者也。今兵多则虏退速,少则退缓。吾宁可欲专功而留虏乎!”乃开门纳质。质见城中丰实,大喜,众皆称万岁,因与璞共守。魏人之南寇也,不赍粮用,唯以抄掠为资。及过淮,民多窜匿,抄掠无所得,人马饥乏;闻盱眙有积粟,欲以为北归之资。既破崇之等,一攻城不拔,即留其将韩元兴以数千人守盱眙,自帅大众南向。由是盱眙得益完守备。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宋纪七

译文:

当初,盱眙太守沈璞到达官任,王玄谟还在滑台,江淮地区没有警报。沈璞认为郡城处于交通要冲,于是修缮城墙、挖掘护城河,储存财物和武器,准备守卫。他的下属们都不同意,朝廷也认为他的做法过于保守。等魏军南侵时,多数官员都弃城而逃。有人劝沈璞应该回到建康,沈璞说:“敌人如果因为城池小而不理会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如果我们以坚城对抗敌军,这是为国效力的大好时机,你们诸位封侯的日子也就到了,怎么能放弃呢?以前昆阳、合肥之战,前车之鉴难道还不明显吗?”众人的心情渐渐安定下来。沈璞收集到两千精兵,他说:“已经足够了!”当臧质向城里进发时,众人对沈璞说:“敌人如果不攻城,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他们真的攻打,那就只能在城内见招拆招了。地小人多,难免会有麻烦之处。而且敌众我寡,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果让臧质率领的大军能够击退敌军并保全城市,那么我们就没有功劳了;如果避开敌人的锋芒,回到建康,还可以利用水陆舟船,那么敌人一定会受到蹂躏。这才是真正的祸患,不如闭门不与敌军接战。”沈璞叹息道:“敌人一定不能登上我们的城墙,我愿意为大家担保。虽然舟楫的计划已久被搁置,但敌人的残暴是古今未有,他们的掠夺之苦,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其中幸运者,不过能被驱往北方成为奴婢而已。他们虽然乌合之众,难道不害怕吗?这就是‘同舟共济’的精神所在啊。现在兵力多了敌人就会撤退得快,兵力少了就会撤退得慢。我怎么能只图专功而留下敌人呢?”于是开门接纳臧质。臧质见到城中粮食充足,大喜,众人都高呼万岁,于是与沈璞共同守卫城池。魏军南下进攻时,不携带粮草,只依靠抢劫来获得物资。等到越过淮河后,很多百姓都躲藏起来了,抢劫一无所获,人马都饿坏了;听说盱眙有储存的粮食,想要回去作为北归的资源。攻克崇之后,魏军在一次攻城中未能成功,便留下其将领韩元兴带领几千人继续守卫盱眙,自己则统帅大军南征。因此盱眙得以更好地防御并加固了防御措施。

注释:

  1. 大赦:宋朝皇帝发布命令,宣布免除全国所有罪犯的刑罚。
  2. 沮渠牧犍:古代西北游牧民族首领,曾建立政权于姑臧(今甘肃武威)。
  3. 敦煌:古代中国西域的一座城市,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4. 吐京胡及山胡:指居住在敦煌一带的少数民族部落,因而得名。
  5. 拓跋焘:北魏第三代皇帝,即孝文帝。
  6. 崔浩:北魏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
  7. 定州: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8. 淝水之战: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9. 拓跋嗣:北魏第四代皇帝拓跋焘的儿子,即宣武帝。
  10. 拓跋焘:北魏第三代皇帝,即孝文帝。
  11. 拓跋宏:北魏第四代皇帝宣武帝的年号。
  12. 拓跋嗣:北魏第四代皇帝宣武帝拓跋宏的长子。
  13. 苻坚:前秦帝国的创始人和首任皇帝。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一部由北宋史学家编撰的历史书籍,记录了从上古时代直至南朝宋末年的历史事件。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宋纪七,主要描述了公元四四七年春,盱眙太守沈璞如何坚守城池抵御外敌入侵的故事。文中不仅展现了沈璞的智慧和坚定意志,也反映了他在面对强敌时的冷静和勇气。此外,通过描述臧质等人的心理变化和最终的选择,文章也展示了战争中人性的复杂性和选择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