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军攻碻磝,治三攻道:张永等当东道,济南太守申坦等当西道,扬武司马崔训当南道。攻之累旬,不拔。八月,辛亥夜,魏人自地道潜出,烧崔训营及攻具;癸丑夜,又烧东围及攻具;寻复毁崔训攻道。张永夜撤围退军,不告诸将,士卒惊扰;魏人乘之,死伤涂地。萧思话自往,增兵力攻旬馀,不拔。是时,青、徐不稔,军食乏。丁卯,思话命诸军皆退屯历城,斩崔训,系张永、申坦于狱。
鲁爽至长社,魏戍主秃髡幡弃城走。臧质顿兵近郊,不以时发,独遣冠军司马柳元景帅后军行参军薛安都等向潼关,元景等进据洪关。梁州刺史刘秀之遣司马马汪与左军中兵参军萧道成,将兵向长安。道成,承之之子也。魏冠军将军封礼自浢津南渡,赴弘农。九月,司空高平公儿乌干屯潼关,平南将军黎公辽屯河内。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六·宋纪八

诸军攻碻磝,治三攻道:张永等当东道,济南太守申坦等当西道,扬武司马崔训当南道。攻之累旬,不拔。八月,辛亥夜,魏人自地道潜出,烧崔训营及攻具;癸丑夜,又烧东围及攻具;寻复毁崔训攻道。张永夜撤围退军,不告诸将,士卒惊扰;魏人乘之,死伤涂地。萧思话自往,增兵力攻旬馀,不拔。是时,青、徐不稔,军食乏。丁卯,思话命诸军皆退屯历城,斩崔训,系张永、申坦于狱。

鲁爽至长社,魏戍主秃髡幡弃城走。臧质顿兵近郊,不以时发,独遣冠军司马柳元景帅后军行参军薛安都等向潼关,元景等进据洪关。梁州刺史刘秀之遣司马马汪与左军中兵参军萧道成,将兵向长安。道成,承之之子也。魏冠军将军封礼自浢津南渡,赴弘农。九月,司空高平公儿乌干屯潼关,平南将军黎公辽屯河内。

此诗描述了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的一场战役,其中涉及了多个关键人物和事件。首先,诗中提到了“诸军攻碻磝”,这是一场关键的军事行动,由宋文帝派其将领张永、济南太守申坦和扬武司马崔训负责进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场战役持续了多日却未能取得进展。接着,诗中详细描绘了魏军在夜间使用地道偷袭并烧毁宋军营地和武器的场景。这种战术的运用体现了古代战争中对地形和战术的深入利用,同时也揭示了宋军在防守上存在的弱点。

诗中还提到了宋文帝的直接介入和调整策略,如命令诸军撤退到历城并斩杀崔训。这一行为可能是为了防止进一步的损失或是为了稳定军心。同时,诗中也记录了其他将领的行动,如梁州刺史刘秀之派遣的马汪和萧道成等人继续向北方进军,以及北魏将领封礼从浢津南下的行为。这些行动反映了当时南北朝之间的紧张局势和军事活动的频繁。

诗以描述北魏将领儿乌干和高平公儿乌干的动向作为结尾。儿乌干屯兵潼关,而儿乌干则屯兵河内,显示出北魏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地位和战略布局。

这首诗通过对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现了南朝宋与北魏之间在军事上的较量和对抗,以及双方将领和军队的策略和行动。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战争背景和复杂局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