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一月,丙午,以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
辛酉,魏主如信都、中山。
十二月,癸未,以将置东宫,省太子率更令等官,中庶子等各减旧员之半。
甲午,魏主还平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文内容、分析诗歌结构层次和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再结合重点字词和重要句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要求赏析“资治通鉴 · 卷一百二十七 · 宋纪九”的诗句,这是一道考查诗歌内容的选择题。答题时注意结合诗中的标题、注释、重点词语理解作答。如“资治通鉴:宋代官修正史”“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纂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据此可知,这几句话是介绍《资治通鉴》: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全书294卷,共294万字。
【答案】
译文:冬季,十一月十一日,任命左军将军鲁秀为司州刺史。辛酉,北魏国主拓跋焘前往信都、中山一带。十二月,癸未
,因为将设置东宫,所以省去太子率更令等官职,中庶子等官员各减半。甲午,北魏国主拓跋焘回到平城。
赏析:
《资治通鉴》又称《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从战国至五代的历史,作者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
全书记事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止于南宋宁宗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历时一千三百多年。《通鉴》共294卷,包括十二世纪上半叶近百年间历史事件。全书以政治、军事为主线,按年代顺序逐项记载,并辅之以有关人物、地理、典章制度的详细考证,成为一部史料翔实、论述精辟的编年体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