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攻高昌,杀沮渠安周,灭沮渠氏,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称王自此始。
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五年(辛丑,公元四六一年)
春,正月,戊午朔,朝贺。雪落太宰义恭衣,有六出,义恭奏以为瑞,上悦。义恭以上猜暴,惧不自容,每卑辞逊色,曲意祗奉;由是终上之世,得免于祸。
二月,辛卯,魏主如中山;丙午,至鄴,遂如信都。
三月,遣使如魏。
魏主发并、肆州民五千人治河西猎道;辛巳,还平城。
夏,四月,癸巳,更以西阳王子尚为豫章王。
庚子,诏经始明堂,直作大殿于丙、己之地,制如太庙,唯十有二间为异。
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年十七,司马新野庾深之行府事。休茂性急,欲自专处决,深之及主帅每禁之,常怀忿恨。左右张伯超有宠,多罪恶,主帅屡责之。伯超惧,说休茂曰:“主帅密疏官过失,欲以启闻,如此恐无好。”。休茂曰:“为之奈何?”伯超曰:“唯有杀行事及主帅,举兵自卫。此去都数千里,纵大事不成,不失入虏中为王。”休茂从之。

柔然攻高昌,杀沮渠安周,灭沮渠氏,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称王自此始。这首诗出自《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九,描述了柔然族进攻高昌国的事件以及其后的高昌国政权更迭过程。下面将对诗句和译文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1. 诗句:柔然攻高昌,杀了沮渠安周,灭了沮渠氏。

  2. 译文:柔然族(一个居住在今天内蒙古北部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中部的古代游牧民族)进攻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一带)。他们杀死了占据那里的沮渠安周(北凉的国王),随后灭亡了沮渠氏的统治。

  3.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柔然族对高昌国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诗中直接提到了“柔然”这一主体,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强大部落。诗中提到的“高昌”,即今天的新疆地区,是当时的一个重要国家。诗中的事件不仅展示了柔然的强大,也反映了柔然与高昌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它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