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来聘。
是岁,诏增豫章王嶷封邑为四千户。宋元嘉之世,诸王入斋阁,得白服、裙帽见人主;唯出太极四庙,乃备朝服。自后此制遂绝。上于嶷友爱,宫中曲宴,听依元嘉故事。嶷固辞不敢,唯车驾至其第,乃白服、乌纱帽以侍宴。至于衣服、器服制度,动皆陈启,事无专制,务从减省。上并不许。嶷常虑盛满,求解扬州,以授竟陵王子良。上终不许,曰:“毕汝一世,无所多言。”嶷长七尺八寸,善修容范,文物卫从,礼冠百僚,每出入殿省,瞻望者无不肃然。
交州刺史李叔献既受命,而断割外国贡献;上欲讨之。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三年(乙丑,公元四八五年)
春,正月,丙辰,以大司农刘楷为交州刺史,发南康、庐陵、始兴兵以讨叔献。叔献耳之,遣使乞更申数年,献十二队纯银兜鍪及孔雀毦;上不许。叔献惧为楷所袭,间道自湘川还朝。

诗句“乙未,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来聘”出自《南齐书·武帝纪》,是南朝齐明帝萧鸾的第三子、东昏侯萧宝卷的生父。下面将简要解析这首诗:

  1. 诗题及作者
  • 诗题:《南齐书·武帝纪》中的“乙未”,指的是北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人来访的具体日期。
  • 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南朝齐明帝萧鸾。
  1. 诗句原文及译文
  • 原文:“乙未,魏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来聘。”
  • 译文:乙未这一天,北魏的员外散骑常侍李彪等前来访问。
  1. 诗中人物及其关系
  • 人物:此句涉及的人物有北魏和南朝的使者。
  • 关系:诗中提到了北魏的使者和南朝的接待官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南朝对北魏的尊重和礼仪。
  1. 历史背景
  • 北魏与南朝的关系: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和南朝(尤其是宋、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政治和文化交流。
  • 访问的意义:此类使者来访通常标志着两国之间政治和军事的联盟或友好关系。
  1. 文化意义
  • 礼仪交流:诗中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礼仪和文化交流,展示了当时国家间的相互尊重和外交礼仪的重要性。
  • 诗歌艺术:作为文学作品的一部分,这首诗体现了南北朝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追求。
  1. 赏析
  • 语言风格:这首诗的语言优美,用词考究,反映了南朝文学的特点。
  • 情感表达:通过对使者来访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和平共处的愿望和对远方国家的尊敬。
  1. 影响与评价
  • 历史影响:这首诗在历史文献中保存完好,对于研究南北朝时期的外交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文学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展现了南朝文人的文化素养和社会风尚。

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记载,也是对中国南北朝时期文化交融、政治交往的一种见证。通过这样的历史记录,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氛围和文化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