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世祖好文章,士大夫悉以文章相尚,无以专经为业者。俭少好《礼》学及《春秋》,言论造次必于儒者,由是衣冠翕然,更尚儒术。俭撰次朝仪、国典,自晋、宋以来故事,无不谙忆,故当朝理事,断决如流。每博议引证,八坐、丞、郎无能异者。令史咨事常数十人,宾客满席,俭应接辨析,傍无留滞,发言下笔,皆有音彩。十日一还学监试诸生,巾卷在庭,剑卫、令史,仪容甚盛。作解散髻,斜插簪,朝野慕之,相与仿效。俭常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意以自比也。上深委仗之,士流选用,奏无不可。
六月,庚戌,魏进河南王度易侯为车骑将军,遣给事中吴兴丘冠先使河南,并送柔然使。
辛亥,魏主如方山。丁巳,还宫。
秋,七月,癸未,魏遣使拜宕昌王梁弥机兄子弥承为宕昌王。初,弥机死,子弥博立,为吐谷浑所逼,奔仇池。仇池镇将穆亮以弥机事魏素厚,矜其灭亡;弥博凶悖,所部恶之;弥承为众所附,表请纳之。诏许之。亮帅骑三万军于龙鹄,击走吐谷浑,立弥承而还。亮,崇之曾孙也。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齐纪二
自宋世祖喜好文章,士大夫悉以文章相尚,无以专经为业者。俭少好《礼》学及《春秋》,言论造次必于儒者,由是衣冠翕然,更尚儒术。俭撰次朝仪、国典,自晋、宋以来故事,无不谙忆,故当朝理事,断决如流。每博议引证,八坐、丞、郎无能异者。令史咨事常数十人,宾客满席,俭应接辨析,傍无留滞,发言下笔,皆有音彩。十日一还学监试诸生,巾卷在庭,剑卫、令史,仪容甚盛。作解散髻,斜插簪,朝野慕之,相与仿效。俭常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意以自比也。上深委仗之,士流选用,奏无不允。
六月,庚戌,魏进河南王度易侯为车骑将军,遣给事中吴兴丘冠先使河南,并送柔然使。
辛亥,魏主如方山。丁巳,还宫。
秋,七月,癸未,魏遣使拜宕昌王梁弥机兄子弥承为宕昌王。初,弥机死,子弥博立,为吐谷浑所逼,奔仇池。仇池镇将穆亮以弥机事魏素厚,矜其灭亡;弥博凶悖,所部恶之;弥承为众所附,表请纳之。诏许之。亮帅骑三万军于龙鹄,击走吐谷浑,立弥承而还。亮,崇之曾孙也。
译文: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齐纪二
自宋世祖爱好文章,士大夫悉以文章相尚,无以专经为业者。萧匮年少时喜好《礼》和《春秋》,他的言论总是不离儒者之道,因此当时朝廷的衣冠都翕然从风,崇尚儒学。萧匮撰写朝仪、国典,对晋、宋以来的事情无所不知,所以他处理政务时决断敏捷如同流水一般。他每次进行广泛的讨论引用证据,八座、丞、郎等官没有异议的。他的令史咨询事务常常有几十人,宾客满满,萧匮应对分析,旁若无人地处理事务,发言写作都有风采。十天一次返回学监考试诸生,他整理的巾卷摆放在庭院里,侍卫兵、令史等人仪容庄重,很受推崇,人们都羡慕他,纷纷效仿。萧匮常常对人说:“江左的风流宰相,只有谢安一人。”意思是说自己要以此自比。皇上非常信赖他,士人选用官员,奏请无不允行。
六月,庚戌,北魏把河南王度易侯晋升为车骑将军,派给事中吴兴丘冠先出使河南,同时送交柔然使者。
辛亥,北魏孝文帝前往方山。丁巳,回到宫中。
七月,癸未,北魏派遣使者册封宕昌王梁弥机的兄长之子梁弥承为宕昌王。当初,梁弥机死后,儿子梁弥博即位,被吐谷浑逼迫,投奔仇池。仇池镇守将领穆亮因为梁弥机对待北魏一向很好,怜悯他灭亡的结局;梁弥博为人凶恶残暴,部下不喜欢他;梁弥承得到了众人的拥护,向朝廷呈表请求接纳他。朝廷准许了他的请求。穆亮率领骑兵三万人驻扎在龙鹄,击退了吐谷浑的军队,立了梁弥承然后返回。穆亮是萧崇的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