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四年(丙寅,公元四八六年)
春,正月,癸亥朔,魏高祖朝会,始服衮冕。
壬午,柔然寇魏边。
唐之攻陷钱唐,吴郡诸县令多弃城走。之称帝于钱唐,立太子,置百官;遣其将高道度等攻陷东阳,杀东阳太守萧崇之。崇之,太祖族弟也。又遣其将孙泓寇山阴,至浦阳江,浃口戍主汤休武击破之。上发禁兵数千人,马数百匹,东击之。台军至钱唐,之众乌合,畏骑兵,一战而溃,擒斩之,进平诸郡县。
台军乘胜,颇纵抄掠。军还,上闻之,丁酉,收军主前军将军陈天福弃市;左军将军刘明彻免官、削爵,付东冶。天福,上宠将也,既伏诛,内外莫不震肃。使通事舍人丹阳刘系宗随军慰劳,遍至遭贼郡县,百姓被驱逼者悉无所问。
闰月,癸巳,立皇子子贞为邵陵王,皇孙昭文为临汝公。

诗句: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 · 齐纪二

译文:世祖武皇帝上之下永明四年(丙寅)正月,魏高祖在朝会上举行仪式,开始戴上象征皇权的衮冕。随后柔然入侵魏国边境。唐之攻占钱唐城后,吴郡的各县令多逃往其他地方。之称帝于钱唐,建立太子、设置百官,派遣其将领高道度等进攻东阳,东阳太守萧崇之被杀。萧崇之是太祖族弟,又派遣其将领孙泓攻击山阴,至浦阳江时,浃口戍主汤休武击败了孙泓的进攻。世祖上发禁兵数千人,马数百匹,向东攻击唐之。台军到达钱唐时,唐之的部队乌合之众,害怕骑兵,一战即溃,擒获斩杀唐之,进平诸郡县。

关键词解释:

  1. 世祖武皇帝:指宋武帝刘裕,他在宋朝建立后被封为皇帝。
  2. 永明四年:公元486年,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的第四年。
  3. 魏高祖:指的是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
  4. 柔然寇魏边:柔然国是古代游牧民族,曾对北魏边境发起侵略。
  5. 唐之:唐朝时期的一个叛乱者,被平定后称帝于钱唐。
  6. 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当时为唐朝末年的都城之一。
  7. 吴郡:今天的江苏苏州市,是当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8. 东阳:今浙江金华市,当时是柔然军队进攻的目标之一。
  9. 浃口戍:古代边防重镇,位于今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10. 禁兵:皇帝直接指挥的军队,通常装备精良。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南朝宋初年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征讨。诗中描述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和政治变动,展现了宋武帝刘裕的统治策略和对外扩张的决心。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氛围和国家命运的复杂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