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癸未,以陕郡太守、江淮租庸转运使韦坚为刑部尚书,罢其诸使,以御使中丞杨慎矜代之。坚妻姜氏,皎之女,林甫之舅子也,故林甫昵之。及坚以通漕有宠于上,遂有入相之志,又与李适之善;林甫由是恶之,故迁以美宫,实夺之权也。
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数侵掠奚、契丹;奚、契丹各杀公主以叛,禄山讨破之。
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与吐蕃战于石堡城,为虏所败,副将褚誗战死。
冬,十月,甲午,安禄山奏:“臣讨契丹至北平郡,梦先朝名将李靖、李勣从臣求食。”遂命立庙。又奏荐奠之日,庙梁产芝。
丁酉,上幸骊山温泉。
上以户部郎中王鉷为户口色役使,敕赐百姓复除。鉷奏征其辇运之费,广张钱数,又使市本郡轻货,百姓所输乃甚于不复除。旧制,戍边者免其租庸,六岁而更。时边将耻败,士卒死者皆不申牒,贯籍不除。王鉷志在聚敛,以有籍无人者皆为避课,按籍戍边六岁之外,悉征其租庸,有并征三十年者,民无所诉。上在位久,用度日侈,后宫赏赐无节,不欲数于左、右藏取之。鉷探知上指,岁贡额外钱帛百亿万,贮于内库,以供宫中宴赐,曰:“此皆不出于租庸调,无预经费。”上以鉷为能富国,益厚遇之。鉷务为割剥以求媚,中外嗟怨。丙子,以鉷为御史中丞、京畿采访使。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 · 唐纪三十一
译文:
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数侵掠奚、契丹;奚、契丹各杀公主以叛,禄山讨破之。
注释:
- 安禄山:唐朝将领,后成为叛乱领导者之一,企图通过边疆战争来提升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 奚、契丹:当时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与唐朝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 平卢别为节度:将平卢节度使区划成两个部分,安禄山担任其中一部分,显示其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性。
- 市宠:利用边疆战事获取皇帝的宠爱和支持。
- 讨破之:成功击败了奚、契丹的反叛军队。
赏析:
这段历史记录了安禄山在唐朝中期的政治野心及军事行动。安禄山试图通过军事行动提升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并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边境冲突。这种政策不仅加剧了唐朝内部的矛盾,也为后来的叛乱埋下了隐患。同时,这也反映出唐朝晚期中央政府在边疆管理上的困难,以及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