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知朔方、河东节度事。忠嗣始在朔方、河东,每互市,高估马价,诸胡闻之,争卖马于唐,忠嗣皆买之。由是胡马少,唐兵益壮。及徙陇右、河西,复请分朔方、河东马九千匹以实之,其军亦壮。忠嗣杖四节,控制万里,天下劲兵重镇,皆在掌握,与吐蕃战于青海、积石,皆大捷。又讨吐谷浑于墨离军,虏其全部而归。

夏,四月,癸未,立奚酋娑固为昭信王,契丹酋楷洛为恭仁王。

己亥,制:“自今四孟月,皆择吉日祀天地、九宫。”

韦坚等既贬,左相李适之惧,自求散地。庚寅,以适之为太子少保,罢政事。其子卫尉少卿霅尝盛馔召客,客畏李林甫,竟日无一人敢往者。

以门下侍郎、崇玄馆大学士陈希烈同平章事。希烈,宋州人,以讲老、庄得进,专用神仙符瑞取媚于上。李林甫以希烈为上所爱,且柔佞易制,故引以为相;凡政事一决于林甫,希烈但给唯诺。故事,宰相午后六刻乃出。林甫奏,今太平无事,巳时即还第,军国机务皆决于私家;主书抱成案诣希烈书名而已。

诗句

  • 以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知朔方、河东节度事。

  • 注释:任命王忠嗣为河西节度使和陇右节度使,同时兼任朔方节度使和河东节度的长官。

  • 赏析:这里展示了王忠嗣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角色,他的职务横跨多个重要的地区与军种,显示其地位的显赫与重要性。

  • 忠嗣杖四节,控制万里,天下劲兵重镇,皆在掌握。

  • 注释:王忠嗣用他的权势来控制整个国家,象征着他对全国的军事和行政控制力。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王忠嗣的影响力之大,他能够控制整个国家的军队和行政系统,显示出他的权威和力量。

  • 奚酋娑固为昭信王,契丹酋楷洛为恭仁王。

  • 注释:奚族的首领娑固被授予昭信王的称号,契丹的酋长楷洛被授予恭仁王的称号。

  • 赏析:这反映了唐朝对外民族的统治策略,通过赐予封号来加强统治并提升民族关系。

  • 制:“自今四孟月,皆择吉日祀天地、九宫。”

  • 注释:规定从今年开始,每个月的初四日都要选择吉日去祭祀天地以及九宫神。

  • 赏析:此条表明唐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宗教仪式,认为这是巩固国家稳定的必要手段。

  • 韦坚等既贬,左相李适之惧,自求散地。

  • 注释:韦坚等人被贬职后,左丞相李适之感到恐惧,主动请求离职。

  • 赏析: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官场的权力斗争和人事变迁,也展示了李适之的政治智慧和应变能力。

  • 以门下侍郎、崇玄馆大学士陈希烈同平章事。

  • 注释:陈希烈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和崇玄馆大学士,并担任同平章事的职位。

  • 赏析:这表明陈希烈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重视,成为了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译文:

王忠嗣被任命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同时也负责朔方和河东的军务。他的职权极大,控制着整个国家的兵力和行政系统。奚族的首领娑固被赐给昭信王的称号,而契丹的酋长楷洛则被封为恭仁王。皇帝下令,从今年的开始,每个月的初四日都要进行祭祀天地和九宫神的活动。此外,韦坚等人被贬职后,左相李适之感到害怕,主动辞去了自己的职位。最后,陈希烈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和崇玄馆大学士,并担任同平章事的职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主要描述了唐代政治、军事和社会的一些重要事件,如任命王忠嗣为节度使、奚族首领的授封、官员的任免等,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