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山既兼领三镇,赏刑己出,日益骄恣。自以曩时不拜太子,见上春秋高,颇内惧;又见武备堕驰,有轻中国之心。孔目官严庄、掌书记高尚因为之解图谶,劝之作乱。

禄山养同罗、奚、契丹降者八千馀人,谓之“曳落河”。曳落河者,胡言壮士也。及家僮百馀人,皆骁勇善战,一可当百。又畜战马数万匹,多聚兵仗,分遣商胡诣诸道贩鬻,岁输珍货数百万。私作绯紫袍、鱼袋、以百万计。以高尚、严庄、张通儒及将军孙孝哲为腹心,史思明、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廷玠、向润容、李庭望、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阿史那承庆为爪牙。尚,雍权人,本名不危,颇有辞学,薄游河朔,贫困不得志,常叹曰:“高不危当举大事而死,岂能啮草根求活邪!”禄山引置幕府,出入卧内。尚典笺奏,庄治簿书。通儒,万岁之子;孝哲,契丹出。承嗣世为卢龙小校,禄山以为前锋兵马使,治军严整。尝大雪,禄山按行诸营,至承嗣营,寂若无人,入阅士卒,无一人不在者,禄山以是重之。

”`
诗句:禄山既兼领三镇,赏刑己出,日益骄恣。自以曩时不拜太子,见上春秋高,颇内惧;又见武备堕驰,有轻中国之心。孔目官严庄、掌书记高尚因为之解图谶,劝之作乱。

译文:安禄山已经兼任了三镇的节度使,他不再遵守赏罚制度,行为越来越专横。他认为自己以前没有接受过太子的尊位,看到玄宗年纪渐长而感到害怕;他又发现军队的纪律松弛,甚至有轻视中原朝廷的想法。孔目官严庄和掌书记高尚为他解释了图谶的内容,劝说他发动叛乱。

关键词解释:

  1. 赏刑:指赏罚制度。
  2. 骄恣:形容安禄山行为专横,傲慢恣肆。
  3. 孔目官:古代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员。
  4. 掌书记:古代的秘书或文书。
  5. 解图谶:根据图谶来解释某种预言或征兆。
  6. 轻中国:轻视中原地区。
  7. 内惧:内心恐惧。
  8. 武备堕驰:军事装备松弛,纪律败坏。
  9. 心机:心思和计谋。
  10. 孔目官、掌书记:古代官职,负责管理文牍。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安禄山的野心和行为,他的专横、骄傲、对国家的轻视以及对中原地区的蔑视构成了他的性格特点。他的部下严庄和高尚通过解读图谶来鼓动他发动叛乱,显示了安禄山的野心和野心勃勃的行动能力。整段文字反映了唐朝晚期政治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安禄山在权力斗争中逐渐走向极端的过程。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政治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们的行为对国家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