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入朝,道得风疾,遂留京师,家居不出。

三月,辛巳,命给事中裴士淹宣慰河北。

夏,四月,安禄山奏破奚、契丹。

癸巳,以苏毘王子悉诺逻为怀义王,赐姓名李忠信。

安禄山归至范阳,朝廷每遣使者至,皆称疾不出迎,盛陈武备,然后见之。裴士淹至范阳,二十馀日乃得见,无复人臣礼。杨国忠日夜求禄山反状,使京兆尹围其第,捕禄山客李超等,送御史台狱,潜杀之。禄山子庆宗尚宗女荣义郡主,供奉在京师,密报禄山,禄山愈惧。六月,上以其子成婚,于诏召禄山观礼,禄山辞疾不至。秋,七月,禄山表献马三千匹,每匹执控夫二人,遣蕃将二十二人部送。河南尹达奚珣疑有变,奏请“谕禄山以进车马宜俟至冬,官自给夫,无烦本军。”于是上稍寤,始有疑禄山之意。会辅璆琳受赂事亦泄,上托以他事扑杀之。上遣中使冯神威赍手诏谕禄山,如珣策;且曰:朕新为卿作一汤,十月于华清宫待卿。”神威至范阳宣旨,禄山踞床微起,亦不拜,曰:“圣人安隐。”又曰:“马不献亦可,十月灼然诣京师。”即令左右引神威置馆舍,不复见;数日,遣还,亦无表。神威还,见上,泣曰:“臣几不得见大家!”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百一十七 · 唐纪三十三

译文:哥舒翰被召回朝廷,途中感染了风疾,便留在京城,不再外出。
三月,辛巳日,玄宗命令给事中裴士淹去慰问河北地区。

注释:

  1. 资治通鉴: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
  2. 唐纪三十三:指唐代在公元33年的历史记录,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 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指的是唐代时期的边疆将领哥舒翰,他在陇西和河西担任节度使,负责防御吐蕃等民族的侵扰。
  4. 道得风疾:在路上得了风寒病,即患了感冒或流行性感冒之类的疾病。
  5. 遂留京师:于是留在京城,也就是当时的长安(今西安)。
  6. 家居不出:在家中不出来,表示他因病未能参与政务或军事活动。
  7. 安禄山:唐朝时期的一位将领,后成为叛乱的首领,对唐朝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8. 奏破奚、契丹:向朝廷报告自己成功击败了奚族和契丹人等外族势力。
  9. 李忠信:苏毘王子悉诺逻的名字,李忠信是他的中文名字,意为忠诚和诚信。
  10. 赐姓名李忠信:朝廷将李忠信赐予苏毘王子,让他改用中文名。
  11. 朝廷每遣使者至:朝廷派遣使者去范阳问候。
  12. 盛陈武备:准备充足的军事装备和防备。
  13. 无复人臣礼:失去了作为官员应有的礼仪和尊重。
  14. 杨国忠日夜求禄山反状:杨国忠一直在寻找机会让安禄山反叛的证据。
  15. 使京兆尹围其第:派京兆尹包围了他的府邸。
  16. 捕禄山客李超等:抓捕安禄山的家仆李超等人。
  17. 送御史台狱:将他们送到御史台接受审判。
  18. 潜杀之:暗中处死了他们。
  19. 成婚:结婚。
  20. 诏召禄山观礼:朝廷下达诏书,邀请安禄山前来参加婚礼仪式。
  21. 辞疾不至:安禄山以有病为借口不来参加婚礼。
  22. 归至范阳:回到范阳,即今天的河北保定。
  23. 朝廷每遣使者至,皆称疾不出迎:朝廷每次派遣使者去范阳慰问时,安禄山都声称生病不肯出来迎接。
  24. 盛陈武备,然后见之:准备好军事装备之后才见他。
  25. 裴士淹至范阳:裴士淹作为使者去范阳。
  26. 二十馀日乃得见,无复人臣礼:二十几天后才得以见到裴士淹,没有了作为臣子的礼节。
  27. 杨国忠日夜求禄山反状,使京兆尹围其第,捕禄山客李超等,送御史台狱,潜杀之:杨国忠一直在寻找机会逼迫安禄山反叛,并派京兆尹包围他的府邸,抓捕安禄山的家仆等亲信,并将他们送往御史台接受审判,最后秘密处决。
  28. 上以其子成婚,于诏召禄山观礼:唐玄宗因为自己的儿子将要成婚,因此发布诏令邀请安禄山来观看婚礼,但安禄山以有病为由拒绝参加。
  29. 癸巳:这是农历的日期。
  30. 苏毗王子悉诺逻为怀义王:苏毗国的王子悉诺逻被授予名为“怀义王”的称号,意为安抚和宽慰。
  31. 赐姓名李忠信:赐予他新的名字“李忠信”,意为忠诚和诚信。
  32. 庆宗尚宗女荣义郡主:安禄山的儿子庆宗娶唐玄宗的女儿荣义郡主为妻。
  33. 供奉在京师:在京城供职。
  34. 密报禄山,禄山愈惧:安禄山秘密地告诉父亲,这让他的父亲更加恐慌不安。
  35. 六月,上以其子成婚:唐玄宗因自己的儿子要举行婚礼而感到喜悦。
  36. 于诏召禄山观礼,禄山辞疾不至:唐玄宗发布诏令邀请安禄山来观看婚礼,但安禄山以有病为由拒绝参加。
  37. 秋,七月,禄山表献马三千匹:七月,安禄山呈上三千匹马作为贡献。
  38. 执控夫二人,遣蕃将二十二人部送:派遣了两名骑兵护送这两千匹马,并且还派出了二十二名蕃将分别护送这些马匹。
  39. 河南尹达奚珣疑有变,奏请“谕禄山以进车马宜俟至冬,官自给夫,无烦本军。”:河南尹达奚珣担心会有变故,就建议“告诉安禄山车辆马匹等到冬季再运,自己负责提供马匹所需的夫役,不要麻烦军队。”
  40. 于是上稍寤,始有疑禄山之意:于是唐玄宗有所醒悟,开始怀疑安禄山的意图。
  41. 会辅璆琳受赂事亦泄,上托以他事扑杀之:这时辅璆琳受贿的事情也被揭露,玄宗用其他罪名将他杀死。
  42. 上遣中使冯神威赍手诏谕禄山,如珣策;且曰:朕新为卿作一汤,十月于华清宫待卿。”:唐玄宗派遣宦官冯神威携带手诏去通知安禄山,就像达奚珣所提出的那样。同时说:“我为你准备了一个新的汤,十月在华清宫中等你。”
  43. 神威至范阳宣旨,禄山踞床微起,亦不拜,曰:“圣人安隐。”又曰:“马不献亦可,十月灼然诣京师。”即令左右引神威置馆舍,不复见;数日,遣还,亦无表。神威还,见上,泣曰:“臣几不得见大家!”:冯神威到达范阳宣读皇帝的命令,但安禄山只是坐着微微起身,也不跪拜,只说:“圣人平安。”又说:“马不献也是可以的,十月一定到京师来。”随即让手下引导冯神威到馆舍休息,不再见面;过了几天,又派人把冯神威送了回去,也没写什么表章。冯神威回来后见到了唐玄宗,泪流满面地说:“臣差点见不到您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