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卿又密使人入渔阳招贾循,郏城人马燧说循曰:“禄山负恩悖逆,虽得洛阳,终归夷灭。公若诛诸将之不从命者,以范阳归国,倾其根柢,此不世之功也。”循然之,犹豫不时发。别将牛润容知之,以告禄山,禄山使其党韩朝阳召循。朝阳至渔阳,引循屏语,使壮士缢杀之,灭其族;以别将牛廷玠知范阳军事。史思明、李立节将蕃、汉步骑万人击博陵、常山。马燧亡入西山;隐者徐遇匿之,得免。
初,禄山自将欲攻潼关,至新安,闻河北有变而还。蔡希德将兵万人自河内北击常山。
戊申,荣王琬薨,赠谥靖恭太子。
是岁,吐蕃赞普乞梨苏笼猎赞卒,子娑悉笼猎赞立。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上
◎至德元年丙申,公元七五六年
春,正月,乙卯朔,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以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诗句:
杲卿又密使人入渔阳招贾循,郏城人马燧说循曰:“禄山负恩悖逆,虽得洛阳,终归夷灭。公若诛诸将之不从命者,以范阳归国,倾其根柢,此不世之功也。”
循然之,犹豫不时发。别将牛润容知之,以告禄山,禄山使其党韩朝阳召循。朝阳至渔阳,引循屏语,使壮士缢杀之,灭其族;以别将牛廷玠知范阳军事
史思明、李立节将蕃、汉步骑万人击博陵、常山。马燧亡入西山;隐者徐遇匿之,得免
初,禄山自将欲攻潼关,至新安,闻河北有变而还。蔡希德将兵万人自河内北击常山
戊申,荣王琬薨,赠谥靖恭太子。
是岁,吐蕃赞普乞梨苏笼猎赞卒,子娑悉笼猎赞立。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上
◎至德元年丙申,公元七五六年
春,正月,乙卯朔,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改元圣武,以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译文:
张良又秘密派人潜入渔阳招唤贾循。郏城的马燧劝说贾循说:“禄山对国家怀有怨恨,他的反叛行为终究会导致国家的灭亡。您如果杀掉那些不听从命令的将领们,让他们把范阳归还给朝廷,就可以消除他们的势力基础,这将会是国家难以比拟的大功啊。”贾循同意他的意见,但迟疑未能立即采取行动。另一个将领牛润容知道了这个消息,告诉了禄山。禄山派遣他的亲信韩朝阳召见贾循。韩朝阳来到渔阳后,引导着贾循在屏风后面谈话,并派壮士用绳子勒死了贾循,并灭了他的全族。又让另一个将领牛廷玠来掌管范阳的军事事务。
史思明和李立节率领一万多人攻打博陵和常山。马燧逃亡到西山躲避起来,隐士徐遇把他藏了起来,让他幸免于难。
这一年,吐蕃的赞普乞梨苏笼猎赞去世,他的儿子娑悉笼猎赞继位。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上
◎至德元年初一,公元756年正月初一
春季正月初一,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改年号为圣武,任命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中的一段重要事件。诗中描述了张良(即张良)如何秘密招募士兵,企图刺杀叛将贾循,以及禄山的背叛和投降过程。同时,诗中还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无辜者的残忍杀害。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