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至关西驿,揭榜收散卒,欲复守潼关。蕃将火拔归仁等以百馀骑围驿,入谓翰曰:“贼至矣,请公上马。”翰上马出驿,归仁帅众叩头曰:“公以二十万众一战弃之,何面目复见天子!且公不见高仙芝,封常清乎?请公东行。”翰不可,欲下马。归仁以毛縻其足于马腹,及诸将不从者,皆执之以东。会贼将田乾真已至,遂降之,俱送洛阳。安禄山问翰曰:“汝常轻我,今定何如?”翰伏地对曰:“臣肉眼不识圣人。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常山,李祗在东平,鲁炅在南阳,陛下留臣,使以尺书招之,不日皆下矣。”禄山大喜,以翰为司空、同平章事。谓火拔归仁曰:“汝叛主,不忠不义。”执而斩之。翰以书招诸将,皆复书责之。禄山知无效,乃囚诸苑中。潼关既败,于是河东、华阴、冯翊、上洛防御使皆弃郡走,所在守兵皆散。

诗句:

翰至关西驿,揭榜收散卒,欲复守潼关。蕃将火拔归仁等以百馀骑围驿,入谓翰曰:“贼至矣,请公上马。” 翰上马出驿,归仁帅众叩头曰:“公以二十万众一战弃之,何面目复见天子!且公不见高仙芝,封常清乎?请公东行。” 翰不可,欲下马。 归仁以毛縻其足于马腹,及诸将不从者,皆执之以东。

译文:

哥舒翰抵达关西驿站,张贴告示招募逃散的士兵,打算重新守卫潼关。这时,蕃人将领火拔归仁率领一百多名骑兵包围了驿站,进入对哥舒翰说:“叛军来了,请您赶快上马。”哥舒翰上了马从驿站出来,归仁率领众人叩头说:“你用二十万军队在一次战斗中就放弃了他们,还有脸面再见天子吗?而且你难道没看到高仙芝和封常清吗?请让我们向东去吧。”哥舒翰不同意,想要下马。但归仁用毛绳把他的手系在马的肚子上,其他将军也不愿意跟随他,都被抓住并被带到东方去。会合叛军将领田乾真已经到达,于是投降了他们,一同送到洛阳。安禄山问哥舒翰:“你常常轻视我,现在怎么样?”哥舒翰在地上回答:“臣愚昧的眼睛无法识别圣人。今天天下尚未平定,李光弼在常山,李祗在东平,鲁炅在南阳,陛下留下我,让我用尺书招揽他们,不久都会下来。”安禄山非常高兴,任命哥舒翰为司空、同平章事。并对火拔归仁说:“你背叛了你的主公,既不忠又不义。”将他抓住并处决了。哥舒翰写信招降其他将领,他们都回复并责备了他。安禄山知道无效,就将他们囚禁在苑中。潼关被打败后,于是河东、华阴、冯翊、上洛等防御使都抛弃自己的郡城逃跑了,所有的地方防守士兵都分散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兵车行》中的一节。此诗通过描绘哥舒翰被俘前后的情景,展现了安禄山叛乱给唐朝带来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诗中哥舒翰被俘的场景描写生动,语言流畅,情感激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对哥舒翰被俘前后情景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状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安禄山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