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娣性巧慧,能得上意,从上来朔方。时从兵单寡,良娣每寝,常居上前。上曰:“御寇非妇人所能。”良娣曰:“苍猝之际,妾以身当之,殿下可从后逸去。”至灵武,产子;三日起,缝战士衣。上止之,对曰:“此非妾自养之时。”上以是益怜之。

丁卯,上皇制:“以太子享充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南取长安、洛阳。以御史中丞裴冕兼左庶子,陇西郡司马刘秩试守右庶子;永王璘充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以少府监窦绍为之傅,长沙太守李岘为都副大使;盛王琦充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节度都使,以前江陵都督府长史刘汇为之傅,广陵郡长史李成式为都副大使;丰王珙充武威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都使,以陇西太守济阴邓景山为之傅,充都副大使。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其诸路本节度使虢王巨等并依前充使。其署置官属及本路郡县官,并任自简择,署讫闻奏。”时琦、珙皆不出阁,惟璘赴镇。置山南东道节度,领襄阳等九郡。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领南海等二十二郡。升五溪经略使为黔中节度,领黔中等诸郡。分江南为东、西二道,东道领馀杭,西道领豫章等诸郡。先是四方闻潼关失守,莫知上所之,及是制下,始知乘舆所在。汇,秩之弟也。

张良娣(张皇后)的聪明和机智使她能够在唐肃宗时期获得皇帝的重视与宠爱,她不仅具备良好的政治手腕,还展现出了非凡的个人魅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词原文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唐纪三十四
    张良娣性巧慧,能得上意,从上来朔方。
    时从兵单寡,良娣每寝,常居上前。
    上曰:“御寇非妇人所能。”
    良娣曰:“苍猝之际,妾以身当之,殿下可从后逸去。”
    至灵武,产子;三日起,缝战士衣。
    上止之,对曰:“此非妾自养之时。”
    上以是益怜之。

  2. 诗词译文
    张良娣性格聪慧而机智,能够获得唐肃宗的信任。她在军队人数不多时常常睡在皇帝的床前。唐肃宗说:“抵御外敌不是妇人能做的。”张良娣回答道:“在紧急关头,我愿意用生命来承担重任,殿下可以在后面逃走。”后来,他们到达了灵武,生下了儿子。三天后,张良娣开始缝制战士们的衣服。唐肃宗阻止了她这样做,她回答说:“这并非我应当照顾自己的时候。”唐肃宗因此更加喜爱她。

  3. 诗词注释

  • 张良娣:唐代女官,唐肃宗李亨的贵妃。
  • 上意:唐肃宗的意思。
  • 朔方:唐代的地名,今陕西北部一带,当时是唐军的重要防线。
  • 苍猝之际:形容非常紧急的时期。
  • 妾以身当之:张良娣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来保护唐肃宗和其他士兵。
  • 殿下可从后逸去:唐肃宗建议张良娣可以在危险时刻逃离现场,但被张良娣拒绝了。
  1.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唐肃宗时期的宫廷生活和政治局势。张良娣不仅聪明机智,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勇气。她的行为展现了女性在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以及她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贡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宫廷的政治斗争和女性的地位。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和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