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柔兆涒滩十月,尽强圉作噩闰月,不满一年。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上
◎至德元年丙申,公元七五六年
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既。
上发顺化,癸未,至彭原。
初,李林甫为相,谏官言事皆先白宰相,退则又以所言白之;御史言事须大夫同署。至是,敕尽革其弊,开谏诤之涂。又令宰相分直政事笔、承旨,旬日而更,惩林甫及杨国忠之专权故也。
第五琦见上于彭原,请以江、淮租庸市轻货,溯江、汉而上至洋川,令汉中王瑀陆运至扶风以助军;上从之。寻加琦山南等五道度支使。琦作榷盐法,用以饶。
房琯喜宾客,好谈论,多引拔知名之士,而轻鄙庸俗,人多怨之。北海太守贺兰进明诣行在,上命琯以为南海太守,兼御史大夫,充岭南节度使;琯以为摄御史大夫。进明入谢,上怪之,进明因言与琯有隙,且曰:“晋用王衍为三公,祖尚浮虚,致中原板荡。今房琯专为迂阔大言以立虚名,所引用皆浮华之党,真王衍之比也!陛下用为宰相,恐非社稷之福。且琯在南朝佐上皇,使陛下与诸王分领诸道节制,仍置陛下于沙塞空虚之地,又布私党于诸道,使统大权。其意以为上皇一子得天下,则己不失富贵,此忠臣所为乎?”上由是疏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唐纪三十五
起柔兆涒滩十月,尽强圉作噩闰月,不满一年。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中之上至德元年丙申,公元七五六年
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既。
上发顺化,癸未,至彭原。
初,李林甫为相,谏官言事皆先白宰相,退则又以所言白之;御史言事须大夫同署。至是,敕尽革其弊,开谏诤之涂。又令宰相分直政事笔、承旨,旬日而更,惩林甫及杨国忠之专权故也。
第五琦见上于彭原,请以江、淮租庸市轻货,溯江、汉而上至洋川,令汉中王瑀陆运至扶风以助军;上从之。寻加琦山南等五道度支使。琦作榷盐法,用以饶。
房琯喜宾客,好谈论,多引拔知名之士,而轻鄙庸俗,人多怨之。北海太守贺兰进明诣行在,上命琯以为南海太守,兼御史大夫,充岭南节度使;琯以为摄御史大夫。进明入谢,上怪之,进明因言与琯有隙,且曰:“晋用王衍为三公,祖尚浮虚,致中原板荡。今房琯专为迂阔大言以立虚名,所引用皆浮华之党,真王衍之比也!陛下用为宰相,恐非社稷之福。且琯在南朝佐上皇,使陛下与诸王分领诸道节制,仍置陛下于沙塞空虚之地,又布私党于诸道,使统大权。其意以为上皇一子得天下,则己不失富贵,此忠臣所为乎?”上由是疏之。
译文:
《资治通鉴》记载了唐肃宗时期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这一年(至德元年,756年),肃宗在彭原接见了第五琦。第五琦提出了以江淮地区的赋税和货物换取物资的建议,然后沿着长江和汉水上行到达洋川,命令汉中王李瑀陆运到扶风来支援军队。肃宗同意了他的意见。不久,第五琦被任命为山南等五道的度支使。他制定了一种食盐专卖制度,使得百姓生活有了保障。房琯因为喜欢结交宾客和谈论时政,因此被许多人所仰慕,但同时他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北海太守贺兰进明来到行宫,被肃宗任命为南海太守、兼任御史大夫,并担任岭南节度使。然而,房琯认为自己只是代理御史大夫的职务。贺兰进明向玄宗表达了他对房琯的不满,并指责他利用虚名招揽浮华之辈,认为他的做法和王衍一样。这让玄宗感到不快,最终疏远了房琯。
注释:
- 至德元年丙申:这是唐肃宗的年号,“至德”意为到达德行或正义的境界,“元年”表示这一年开始计算。
- 冬,十月,辛巳朔:指的是冬天的第一个月,即10月,辛巳是这一天的日期。
- 日有食之:指这一天发生了日食。
- 既:结束或者停止的意思。
- 上发顺化:皇帝出发前往顺化。
- 至彭原:到了彭原这个地方。
- 初:起初。
- 李林甫:唐朝的宰相之一,以奸诈著称。
- 谏官:古代指谏议大夫一类的官员,负责向皇帝提出建议。
- 敕:命令。
- 开谏诤之涂:允许大臣们直言劝谏皇帝。
- 至德元年丙申:这是唐代的历史记录,“至德”是唐肃宗的年号,“元年”表示这一年开始计算。
- 冬,十月,辛巳朔:指的是冬季的第一个月,即10月,辛巳是这一天的日期。
- 上发顺化:皇帝从长安出发前往顺化。
- 癸未:指的是这一天。
- 至彭原:到达彭原这个地方。
- 初:起初。
- 李林甫:唐朝的宰相之一,以奸诈著称。
- 谏官:古代指谏议大夫一类的官员,负责向皇帝提出建议。
- 敕:命令。
- 尽革其弊:彻底改革弊病。
- 开谏诤之涂:允许大臣们直言劝谏皇帝。
- 令宰相分直政事笔、承旨:命令宰相轮流处理政事和撰写诏书。
- 旬日而更:十天换一次。
- 惩林甫及杨国忠:惩罚李林甫和杨国忠这两位权臣。
- 第五琦:唐朝的财政官员,主张实行货币制度。
- 见上于彭原:去见皇帝于彭原。
- 江、淮租庸市轻货:通过江南和淮河流域征收赋税购买货物。
- 溯江、汉而上至洋川:从长江上游一直到达四川的洋川。
- 汉中王瑀陆运至扶风:让陕西的王瑀通过陆路运输物资到扶风。
- 上从之:唐肃宗同意他的请求。
- 加琦山南等五道度支使:给第五琦加封官职,让他管理五个地方的财政事务。
- 作榷盐法:实施专卖盐的政策。
- 用以饶:以此增加财政收入。
- 房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性格豪放直率。
- 喜宾客,好谈论,多引拔知名之士,而轻鄙庸俗:喜欢结交朋友,喜欢议论政治,提拔了许多名人,但是看不起平凡的人。
- 北海太守贺兰进明诣行在:北海郡的太守贺兰进明去行宫朝拜。
- 上命琯以为南海太守,兼御史大夫,充岭南节度使;琯以为摄御史大夫:皇帝任命房琯担任南海太守、兼任御史大夫、担任岭南节度使,但房琯认为这只是暂时代理的职务。
- 进明入谢:贺兰进明显示对房琯的不满后返回。
- 上怪之,进明因言与琯有隙:唐肃宗对贺兰进明的言行感到惊讶,贺兰进明趁机指责房琯和他有隔阂。
- 且曰:“晋用王衍为三公,祖尚浮虚,致中原板荡:而且说:“晋朝任用王衍做三公,崇尚虚无主义,导致中原地区动乱不安。”
- 今房琯专为迂阔大言以立虚名:现在房琯专门依靠夸大不实的言论来树立自己的名声。
- 所引用皆浮华之党,真王衍之比也!陛下用为宰相,恐非社稷之福:他所引用的都是些虚伪的人,真是王衍那样的人物!如果让房琯担任宰相,恐怕对国家不利。并且房琯还在南朝辅佐过皇上,使您和各位王子分别统领各路兵权,还让您处于一个孤立无援的地位。他还认为您的父亲只有一个儿子当皇帝就会失去荣华富贵,这完全是忠臣的行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