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土豪何滔作乱,执本郡防御使杨齐鲁;剑南节度使卢元裕发兵讨平之。
秋,七月,河南节度使驾兰进明克高密、琅邪、杀贼二万馀人。
戊申夜,蜀郡兵郭千仞等反,六军兵马使陈玄礼、剑南节度使李峘讨诛之。
壬子,尹子奇复征兵数万,攻睢阳。先是,许远于城中积粮至六万石,虢王巨以其半给濮阳、济阴二郡,远固争之,不能得;既而济阴得粮,遂以城叛,而睢阳城至是食尽。将士人廪米日一合,杂以茶纸、树皮为食,而贼粮运通,兵败复征。睢阳将士死不加益,诸军馈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饥病不堪斗,遂为贼所围,张巡乃修守具以拒之。贼为云梯,势如半虹,置精卒二百于其上,推之临城,欲令腾入。巡预于城潜凿三穴,候梯将至,于一穴中出大木,末置铁钩,钩之使不得退;一穴中出一木,拄之使不得进;一穴中出一木,木末置铁笼,盛火焚之,其梯中折,梯上卒尽烧死。贼又以钩车钩城上棚阁,钩之所及,莫不崩陷。巡以大木,末置连锁,锁末置大镮,搨其钩头,以革车拔之入城,截其钩头而纵车令去。贼又造木驴攻城,巡熔金汁灌之,应投销铄。贼又于城西北隅以土囊积柴为磴道,欲登城。巡不与争利,每夜,潜以松明、干蒿投之于中,积十馀日,贼不之觉,因出军大战,使人顺风持火焚之,贼不能救,经二十馀日,火方灭。巡之所为,皆应机立办,贼伏其智,不敢复攻,遂于城外穿三重壕,立木栅以守巡,巡亦于其内作壕以拒之。
南充土豪何滔作乱,执本郡防御使杨齐鲁;剑南节度使卢元裕发兵讨平之。
译文:南充的土豪何滔发动叛乱,抓住了本郡的防御使杨齐鲁。剑南节度使卢元裕派兵征讨并平定了叛乱。
注释:南充: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南充市。土豪: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何滔:南充地区的一个土豪。作乱:发动叛乱。执:抓住、拘留。防御使:一种官职名称,负责军事防御工作。杨齐鲁:被何滔抓住的人。剑南节度使:唐朝时期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划名。卢元裕:当时的一位地方官员。
赏析:《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这部史书记载的是唐朝中期的历史事件,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南充土豪何滔作乱,执本郡防御使杨齐鲁,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不稳定,地方豪强势力过大,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问题。而剑南节度使卢元裕派兵讨平之,显示了唐朝中央集权的强大和对地方势力的有效控制。秋七月,河南节度使李进明克高密、琅邪、杀贼二万馀人。戊申夜,蜀郡兵郭千仞等反,六军兵马使陈玄礼、剑南节度使李溵讨诛之。壬子,尹子奇复征兵数万,攻睢阳。许远于城中积粮至六万石,虢王巨以其半给濮阳、济阴二郡,远固争之,不能得;既而济阴得粮,遂以城叛,而睢阳城至是食尽。将士人廪米日一合,杂以茶纸、树皮为食,而贼粮运通,兵败复征。睢阳将士死不加益,诸军馈救不至,士卒消耗至一千六百人,皆饥病不堪斗,遂为贼所围,张巡乃修守具以拒之。贼为云梯,势如半虹,置精卒二百于其上,推之临城,欲令腾入。巡预于城潜凿三穴,候梯将至,于一穴中出大木,末置铁钩,钩之使不得退;一穴中出一木,拄之使不得进;一穴中出一木,木末置铁笼,盛火焚之,其梯中折,梯上卒尽烧死。贼又以钩车钩城上棚阁,钩之所及,莫不崩陷。巡以大木,末置连锁,锁末置大镮,搨其钩头,以革车拔之入城,截其钩头而纵车令去。贼又造木驴攻城,巡熔金汁灌之,应投销铄。贼又于城西北隅以土囊积柴为磴道,欲登城。巡不与争利,每夜,潜以松明、干蒿投之于中,积十馀日,贼不之觉,因出军大战,使人顺风持火焚之,贼不能救,经二十馀日,火方灭。巡之所为,皆应机立办,贼伏其智,不敢复攻,遂于城外穿三重壕,立木栅以守巡,巡亦于其内作壕以拒之。
这首诗描述了在唐朝时期南充地区发生的一系列叛乱和战争。南充土豪何滔发动叛乱并成功捕获了当地防御使杨齐鲁。随后,剑南节度使卢元裕派兵讨伐并平定了这场叛乱。此外,还有关于河南节度使李进明攻克高密、琅邪等地的情况,以及叛军将领郭千仞等人的反叛和被六军兵马使陈玄礼、剑南节度使李郲等人的镇压。最后,尹子奇再次招募数万士兵攻打睢阳城,但由于城内储备粮食耗尽,士兵饥饿病弱,最终被张巡利用城墙上的设施抵抗并击退了叛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