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绪所署北海节度使能元皓举所部来降,以为鸿胪卿,充河北招讨使。
丁未,上御明凤门,赦天下,改元。尽免百姓今载租、庸。复以载为年。
庚午,以安东副大都护王玄志为营州刺史,充平卢节度使。三月,甲戌,徙楚王亻叔为成王。
戊寅,立张淑妃为皇后。
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屯河内。癸巳,北庭兵马使王惟良谋作乱,嗣业与裨将荔非元礼讨诛之。
安庆绪之北走也,其平原太守王暕、清河太守宇文宽皆杀其使者来降;庆绪使其将蔡希德、安太清攻拔之,生擒以归,C061于鄴市。凡有谋归者,皆诛及种、族,乃至部曲、州县、官属,连坐死者甚众。又与其群臣歃血盟于鄴南,而人心益离。庆绪闻李嗣业在河内,夏,四月,与蔡希德、崔乾祐将步骑二万,涉沁水攻之,不胜而还。
诗句: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二十 · 唐纪三十六
安庆绪所署北海节度使能元皓举所部来降,以为鸿胪卿,充河北招讨使。
丁未,上御明凤门,赦天下,改元。尽免百姓今载租、庸。复以载为年。
庚午,以安东副大都护王玄志为营州刺史,充平卢节度使。三月,甲戌,徙楚王亻叔为成王。
戊寅,立张淑妃为皇后。
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屯河内。癸巳,北庭兵马使王惟良谋作乱,嗣业与裨将荔非元礼讨诛之。
安庆绪之北走也,其平原太守王暕、清河太守宇文宽皆杀其使者来降;庆绪使其将蔡希德、安太清攻拔之,生擒以归,C061于鄴市。凡有谋归者,皆诛及种、族,乃至部曲、州县、官属,连坐死者甚众。又与其群臣歃血盟于邺南,而人心益离。庆绪闻李嗣业在河内,夏,四月,与蔡希德、崔乾祐将步骑二万,涉沁水攻之,不胜而还。
译文: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记载了唐代的一段历史:
安庆绪任命的北海节度使能元皓带领自己的军队前来投降,被任命为准鸿胪卿,兼任河北招讨使。
丁未日,皇帝驾临明凤门,颁布赦令,全国都实行大赦,更换年号。免除百姓当年应缴的各种赋税。重新规定一年的征收标准。
庚午日,任命安东副大都护王玄志为营州刺史,兼平卢节度使。三月,甲戌日,将楚王李亻叔改封为成王。
戊寅日,册立张淑妃为皇后。
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驻军于河内。癸巳日,北庭兵马使王惟良图谋叛乱,李嗣业与他的小将荔非元礼将其处死。
安庆绪败退后,他手下的平原太守王暕和清河太守宇文宽都杀死他的使者前来投降;安庆绪派他的将领蔡希德和安太清进攻并占领他们,活捉他们返回邺城斩首示众。凡是谋划投降的人,都被诛灭九族,甚至部下、州县、官员等都连坐而死的人很多。又和他们的主臣们在邺城南面宣誓结盟,但是人心更加离散。安庆绪听说李嗣业在河内,夏季四月,和蔡希德、崔乾祐率步兵骑兵两万人渡过沁水攻击他,没能取胜就回来了。
赏析: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录,描述了唐末时期安庆绪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内部纷争。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以及人民生活的困苦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