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爱兴庆宫,自蜀归,即居之。上时自夹城往起居,上皇亦间至大明宫。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内侍监高力士久侍卫上皇;上又命玉真公主、如仙媛、内侍王承恩、魏悦及梨园弟子常娱侍左右。上皇多御长庆楼,父老过者往往瞻拜,呼万岁,上皇常于楼下置酒食赐之;又尝召将军郭英乂等上楼赐宴。有剑南奏事官过楼下拜舞,上皇命玉真公主、如仙媛为之作主人。
李辅国素微贱,虽暴贵用事,上皇左右皆轻之。辅国意恨,且欲立奇功以固其宠,乃言于上曰:“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谕不能解,不敢不以闻。”上泣曰:“圣皇慈仁,岂容有此!”对曰:“上皇固无此意,其如群小何!陛下为天下主,当为社稷大计,消乱于未萌,岂得徇匹夫之孝!且兴庆宫与闾阎相参,垣墉浅露,非至尊所宜居。大内深严,奉迎居之,与彼何殊,又得杜绝小人荧惑圣听。如此,上皇享万岁之安,陛下有三朝之乐,庸何伤乎!”上不听。兴庆宫先有马三百匹,辅国矫敕取之,才留十匹。上皇谓高力士曰:“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二十一 · 唐纪三十七
上皇爱兴庆宫,自蜀归,即居之。
上时自夹城往起居,上皇亦间至大明宫。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内侍监高力士久侍卫上皇;上又命玉真公主、如仙媛、内侍王承恩、魏悦及梨园弟子常娱侍左右。上皇多御长庆楼,父老过者往往瞻拜,呼万岁,上皇常于楼下置酒食赐之;又尝召将军郭英乂等上楼赐宴。有剑南奏事官过楼下拜舞,上皇命玉真公主、如仙媛为之作主人。
李辅国素微贱,虽暴贵用事,上皇左右皆轻之。辅国意恨,且欲立奇功以固其宠,乃言于上曰:“上皇居兴庆宫,日与外人交通,陈玄礼、高力士谋不利于陛下。今六军将士尽灵武勋臣,皆反仄不安,臣晓谕不能解,不敢不以闻。”上泣曰:“圣皇慈仁,岂容有此!”对曰:“上皇固无此意,其如群小何!陛下为天下主,当为社稷大计,消乱于未萌,岂得徇匹夫之孝!且兴庆宫与闾阎相参,垣墉浅露,非至尊所宜居。大内深严,奉迎居之,与彼何殊,又得杜绝小人荧惑圣听。如此,上皇享万岁之安,陛下有三朝之乐,庸何伤乎!”上不听。兴庆宫先有马三百匹,辅国矫敕取之,才留十匹。上皇谓高力士曰:“吾儿为辅国所惑,不得终孝矣。”
译文:
在唐朝的肃宗乾元二年(己亥年),即公元759年,皇帝唐肃宗在夹城亲自前往拜访上皇居住的兴庆宫。同时,上皇也在大明宫中频繁出入。为了表达对上皇的尊敬和关心,皇帝还特别命令玉真公主、如仙媛、内侍王承恩和魏悦等亲近之人陪同左右。上皇经常登上长庆楼欣赏风景,路过的人都纷纷上前行礼并高呼万岁。上皇也经常在楼下安排酒食供他们享用。有一次,皇帝甚至召集了将军郭英乂等人一起到楼上设宴款待他们。有一个来自剑南的官员来到楼下行礼并拜舞,上皇便命玉真公主和如仙媛为他做了接待的主人。
李辅国虽然地位卑微但权势却日益显赫起来。他虽然对上皇忠心耿耿,但却不满于自己的现状,希望借助一些奇功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于是,他就向皇帝提出了建议:“上皇居住在兴庆宫,每日与外界人士接触,并且有陈玄礼和高力士暗中谋划危害陛下的事情。现在六军将士都是来自灵武的功勋大臣,都感到心中忐忑不安,臣已经劝解过了但还是无法平息他们的疑虑。因此臣不敢不将此事上报给陛下。”皇帝听到后十分悲伤地说:“圣皇仁慈宽厚,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李辅国回答说:“上皇自然没有这样的打算,但是那些小人又能怎样呢!作为天下的君主,应当为国家的大业着想,把祸乱消除在萌芽状态之前,怎么能够因为一个普通人的孝道就放弃这个原则呢!而且兴庆宫与民间建筑相比并不差,只是城墙比较薄弱而已。如果让尊贵之人居住在这里,与他们相比并无差别,还可以防止小人迷惑陛下的视听。这样一来,上皇就能享受长寿的安宁,而陛下也能享受到三代帝王的快乐,又怎么能伤害呢!”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当初兴庆宫内原本有三百匹马,李辅国伪造诏书强行取走其中一百匹。上皇对高力士说:“我的儿子被李辅国所迷惑,无法完成孝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