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张后与李辅国相表里,专权用事,晚年,更有隙。内射生使三原程元振党于辅国。上疾笃,后召太子谓曰:“李辅国久典禁兵,制敕皆从之出,擅逼迁圣皇,其罪甚大,所忌者吾与太子。今主上弥留,辅国阴与程元振谋作乱,不可不诛。”太子泣曰:“陛下疾甚危,二人皆陛下勋旧之臣,一日不告而诛之,必致震惊,恐不能堪也。”后曰:“然则太子姑归,吾更徐思之。”太子出,后召越王系谓曰:“太子仁弱,不能诛贼臣,汝能之乎?”对曰:“能。”系乃命内谒者监段恒俊选宦官有勇力者二百馀人,授甲于长生殿后。乙丑,后以上命召太子。元振知其谋,密告辅国,伏兵于陵霄门以俟之,太子至,以难告。太子曰:“必无是事。主上疾,亟召我,我岂可畏死而不赴乎!”元振曰:“社稷事大,太子必不可入。”乃以兵送太子于飞龙厩,且以甲卒守之。是夜,辅国、元振勒兵三殿,收捕越王系、段恒俊及知内侍省事硃光辉等百馀人,系之。以太子之命迁后于别殿。时上在长生殿,使者逼后下殿,并左右数十人幽于后宫,宦官宫人皆惊骇逃散。丁卯,上崩。辅国等杀后并系及兗王僴。是日,辅国始引太子素服于九仙门与宰相相见,叙上皇晏驾,拜哭,始行监国之令。戊辰,发大行皇帝丧于两仪殿,宣遗诏。己巳,代宗即位。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二 · 唐纪三十八

初,张后与李辅国相表里,专权用事,晚年,更有隙。内射生使三原程元振党于辅国。上疾笃(1),后召太子谓曰:“李辅国久典禁兵,制敕皆从之出,擅逼迁圣皇(2),其罪甚大,所忌者吾与太子。今主上弥留(3),辅国阴与程元振谋作乱(4),不可不诛。”

太子泣曰:“陛下疾甚危,二人皆陛下勋旧之臣,一日不告而诛之,必致震惊,恐不能堪也。”后曰:“然则太子姑归,吾更徐思之。”太子出,后召越王系谓曰:“太子仁弱(5),不能诛贼臣,汝能之乎?”对曰:“能。”系乃命内谒者监段恒俊选宦官有勇力者二百馀人,授甲于长生殿后。(6)乙丑,后以上命召太子。(7)元振知其谋,密告辅国,伏兵于陵霄门以俟之,太子至,以难告。太子曰:“必无是事。主上疾,亟召我,我岂可畏死而不赴乎!”元振曰:“社稷事大,太子必不可入。”乃以兵送太子于飞龙厩,且以甲卒守之。(8)是夜,辅国、元振勒兵三殿(9),收捕越王系、段恒俊及知内侍省事硃光辉等百馀人,系之。以太子之命迁后于别殿。(10)时上在长生殿,使者逼后下殿,并左右数十人幽于后宫,宦官宫人皆惊骇逃散。(11)丁卯,上崩。(12)

辅国等杀后并系及兗王僴。(13)是日,辅国始引太子素服于九仙门与宰相相见,叙上皇晏驾,拜哭,始行监国之令。(14)戊辰,发大行皇帝丧于两仪殿,宣遗诏。(15)己巳,代宗即位。(16)

译文:

唐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上之下 唐肃宗上元二年辛丑(761年)春,正月癸卯(十七日),史思明改元应天。春季,正月癸卯(十七日),史思明更改年号为应天。唐玄宗上元二年辛丑(761年),春天,正月癸卯(十七日),史思明更改年号为应天。唐高宗咸亨二年辛未(671年),春季,正月辛丑(十七日),突厥毗伽可汗前来请求和好;朝廷答应了他的请求。(7)唐肃宗上元二年(辛丑,公元761年)春,正月,癸卯(十七日),突阙毗伽可汗来请和;朝廷答应了他的请求。官军将至,朝义遣人谕抱忠以大军留莫州、轻骑来发兵救援之意,因责以君臣之义,抱忠对曰:“天不祚燕(14),唐室复兴,今既归唐矣,岂可更为反覆,独不愧三军邪!”(15)唐肃宗上元二年(辛丑,公元761年)春,正月,癸卯(十七日),突厥毗伽可汗来到唐朝要求和好;朝廷答应了他的请求。官军即将到达之时,朝义派人告诉抱忠,大军留在莫州、轻骑兵前来发动攻击的意图。他责备怀贞君臣之间的道义,抱忠回答说:“上天不会保佑燕地,唐朝复兴的希望在于你我身上。如今既然已经归降唐朝了,怎么能再反复无常呢?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