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丁亥,车驾发陕州。左丞颜真卿请上先谒陵庙,然后还宫,元载不从,真卿怒曰:“朝廷岂堪相公再坏邪!”载由是衔之。甲午,上至长安,郭子仪帅城中百官及诸军迎于沪水东,伏地待罪。上劳之曰:“用卿不早,故及于此。”

以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禁兵,权宠无比,筑城于鄠县及中渭桥,屯兵以备吐蕃,以骆奉仙为鄠县筑城使,遂将其兵。

乙未,以苗晋卿为太保,裴遵庆为太子少傅,并罢政事;以宗正卿李岘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遵庆既去,元载权益盛,以货结内侍董秀,使主书卓英倩潜与往来,上意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无不合;上以是愈爱之。英倩,金州人也。

吐蕃既去,广武王承宏逃匿草野;上赦下诛,丙申,放之于华州。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 唐纪三十九

  1. 十二月,车驾发陕州
  • 描述:唐代宗皇帝在十二月,从陕州出发。这是一次重要的军事调动,显示了国家对边境防御的重视。
  1. 左丞颜真卿请上先谒陵庙
  • 分析:颜真卿请求皇帝先祭祀陵墓和庙宇,再返回宫城。这反映了他对祖先的尊敬,以及对国家秩序的维护。
  1. 元载不从,真卿怒曰:“朝廷岂堪相公再坏邪!”
  • 解析:元载不同意颜真卿的建议,导致颜真卿愤怒。颜真卿认为,元载的行为将损害朝廷的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1. 郭子仪帅城中百官及诸军迎于沪水东
  • 描述:郭子仪率领城中的官员和军队在沪水东岸迎接皇帝。这一行为显示了郭子仪对皇帝的支持,也展示了当时的军事力量。
  1. 以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禁兵
  • 解读:鱼朝恩被任命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负责总揽禁军。这表明皇帝对鱼朝恩的信任,希望他能有效地维持国家的军事安全。
  1. 筑城于鄠县及中渭桥
  • 分析:皇帝下令在鄠县和中渭桥修筑城墙,以增强防御能力。这一措施是为了应对潜在的外部威胁,保护长安的安全。
  1. 苗晋卿为太保,裴遵庆为太子少傅,并罢政事
  • 观察:苗晋卿被任命担任太保,裴遵庆被任命为太子少傅,两人都辞去了政事。这表明皇帝有意削弱他们的权势,以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
  1. 宗正卿李岘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 解释:李岘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这是一个重要的官职。他的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李岘的信任。
  1. 苗、裴罢政事
  • 评价:苗、裴两人的罢黜显示了皇帝对他们政治影响力的认可。这也可能导致权力真空的出现,需要新的政治力量来填补这个空缺。
  1. 元载权益盛
  • 观察:元载的权力逐渐增大,他的影响力超过了其他大臣。这种情况可能对国家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1. 以货结内侍董秀
  • 分析:元载利用财物与内侍董秀建立了关系。这种关系可能导致腐败行为的产生,影响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1. 上意所属,载必先知之
  • 解析:皇帝对元载的言行非常关注,元载总能预先知道皇帝的意图。这说明皇帝对元载的依赖和信任,也可能导致元载滥用权力。
  1. 英倩,金州人也。
  • 概述:卓英倩是金州人。他是董秀手下的一位重要人物,可能是董秀的助手或亲信。他们的关系可能对元载的权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吐蕃既去,广武王承宏逃匿草野
  • 描述:吐蕃军队撤退后,广武王承宏藏身于草丛之中。这可能是一种逃避追捕的策略,也可能是为了避免受到牵连。这种行为表明了承宏对形势的无奈和恐惧。
  1. 上赦下诛
  • 观察: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皇帝最终做出了决定。这可能是对事件的总结和处理,也可能是为了安抚民心或展示权威。
  1. 丙申,放之于华州
  • 分析:皇帝最终释放了承宏,并将其流放到华州。这可能是一种惩罚性的措施,也可能是为了表示对承宏的宽厚和理解。
    这段历史记录了唐代宗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包括军事行动、人事任免以及皇帝的决策过程。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态,也揭示了唐朝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