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礼仪使杜鸿渐奏:“自今祀圜丘、方丘请以太祖配,祈谷以高祖配,大雩以大宗配,明堂以肃宗配。”从之。
乙卯,立雍王适为太子。
吐蕃之入长安也,诸军亡卒及乡曲无赖子弟相聚为盗;吐蕃既去,犹窜伏南山子午等五谷,所在为患。丁巳,以太子宾客薛景仙为南山五谷防御使,以讨之。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奏名所管曰天雄军,从之。
仆固怀恩既不为朝廷所用,遂与河东都将李竭诚潜谋取太原;辛云京觉之,杀竭诚,乘城设备。怀恩使其子瑒将兵攻之,云京出与战,瑒大败而还,遂引兵围榆次。上谓郭子仪曰:“怀恩父子负朕实深。闻朔方将士思公如枯旱之望雨,公为朕镇抚河东,汾上之师必不为变。”戊午,以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等使。怀恩将士闻之,皆曰:“吾辈从怀恩为不义,何面目见汾阳王!”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 唐纪三十九
甲寅,礼仪使杜鸿渐奏:“自今祀圜丘、方丘请以太祖配,祈谷以高祖配,大雩以大宗配,明堂以肃宗配。”从之。
乙卯,立雍王适为太子。
吐蕃之入长安也,诸军亡卒及乡曲无赖子弟相聚为盗;吐蕃既去,犹窜伏南山子午等五谷,所在为患。丁巳,以太子宾客薛景仙为南山五谷防御使,以讨之。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奏名所管曰天雄军,从之。
仆固怀恩既不为朝廷所用,遂与河东都将李竭诚潜谋取太原;辛云京觉之,杀竭诚,乘城设备。怀恩使其子瑒将兵攻之,云京出与战,瑒大败而还,遂引兵围榆次。上谓郭子仪曰:“怀恩父子负朕实深。闻朔方将士思公如枯旱之望雨,公为朕镇抚河东,汾上之师必不为变。”戊午,以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等使。怀恩将士闻之,皆曰:“吾辈从怀恩为不义,何面目见汾阳王!”
译文:
在甲寅这一天,礼仪使杜鸿渐向唐肃宗提出建议,今后在举行祭祀活动时可以采用先祖的配祀。乙卯日,唐肃宗册封雍王李适为太子。
吐蕃军队入侵长安时,唐朝的各军士兵和地方上的一些流氓恶棍聚集起来成为盗贼;当吐蕃军队离开长安后,他们仍然在南山子午谷等地藏匿,给当地造成严重危害。丙子日,唐肃宗任命太子宾客薛景仙为南山五谷防御使,负责讨伐这些盗贼。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上报自己管辖的地区名为天雄军,得到唐肃宗批准。
因为仆固怀恩不再被朝廷重用,他与河东的将领李竭诚秘密策划夺取太原。辛云京察觉后,杀死了李竭诚,并加强城墙的防守措施。仆固怀恩让他的儿子张瑒率领部队攻打辛云京,辛云京出战,张瑒战败逃回,于是带领军队包围榆次。唐肃宗对郭子仪说:“仆固怀恩父子辜负了我,听说朔方将士思念您就像干旱地区的人们盼望雨水一样。您作为我镇守安抚河东的军队,汾水一带的军队绝不会发生变乱。”戊午日,唐朝任命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等使。仆固怀恩的将士们听说这个消息后,都感叹道:“我们追随仆固怀恩是错误的行为,有什么脸面去见汾阳王呢?”
赏析: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历史著作,由司马光主持编纂。该文献记录了中国从战国到宋朝的历史变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本段选文来自《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二十三 · 唐纪三十九》,涉及唐代宗时期的几个重要事件和人物。
首先提到的是礼仪使杜鸿渐提出的祭祀制度改革,这一改动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对于国家大事的重视和对传统的尊重。此举不仅反映了唐朝文化的成熟和包容性,同时也显示了当时国家政权对宗教和文化传统的整合能力。
乙卯日册封雍王李适为太子的事件,展现了唐朝皇位继承制度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反映了皇帝对宗室成员的信任及其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接着是关于吐蕃军队入侵长安后的情况。这段记载展示了唐朝应对外敌入侵时的紧张局势,以及对内部治安的高度重视。通过设立专门的官职来应对这种复杂的安全问题,可以看出唐朝在治理国家的高效与严谨。
最后提到郭子仪的功绩和他所面临的困境。郭子仪作为唐朝的重要军事领袖,其地位的提升和面临的挑战都反映出唐朝军事力量的强大以及政治斗争的复杂性。通过这些事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风貌。
这段选文不仅记录了唐代宗时期的具体事件,而且通过这些事件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多维度面貌,包括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的特点。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