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旃蒙大荒落闰月,尽昭阳赤奋若,凡八年有奇。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
◎永泰元年乙巳,公元七六五年
闰十月,乙巳,郭子仪入朝。子仪以灵武初复,百姓雕弊,戎落未安,请以朔方军粮使三原路嗣恭镇之;河西节度使杨志烈既死,请遣使巡抚河西及置凉、甘、肃、瓜、沙等州长史。上皆从之。

丁未,百官请纳职田充军粮;许之。

戊申,以户部侍郎路嗣恭为朔方节度使。嗣公披荆棘,立军府,威令大行。

己酉,郭子仪还河中。

初,剑南节度使严武奏将军崔旰为利州刺史;时蜀中新乱,山贼塞路,旰讨平之。及武再镇剑南,赂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以求旰,献诚使旰移疾自解,诣武。武以为汉州刺史,使将兵击吐蕃于西山,连拔其数城,攘地数百里,武作七宝舆迎旰入成都以宠之。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唐纪四十的诗句如下: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永泰元年(乙巳),公元七六五年。

翻译为现代汉语:

唐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即唐代宗李豫在永泰元年(765年)。

赏析:

这首诗出自《资治通鉴》,是唐代的一部史书,记载了唐朝的历史事件。诗中描述了代宗皇帝李豫在永泰元年(765年)的情况,包括郭子仪入朝、百官请纳职田充军粮、以户部侍郎路嗣恭为朔方节度使等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代宗皇帝李豫在永泰元年(765年)的情况,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格局。诗中的关键词“永泰元年”、“乙巳”等,都与具体的年份和月份相对应,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百官请纳职田充军粮、以户部侍郎路嗣恭为朔方节度使等事件,展示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和人物关系。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物形象,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