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映、齐抗皆诣奉天,以映为御史中丞,抗为侍御史。楚琳自为节度使,降于硃泚。陇州刺史郝通奔于楚琳。
商州团练兵杀其刺史谢良辅。
硃泚自白华殿入宣政殿,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癸丑,泚以姚令言为侍中、关内元帅,李忠臣为司空兼侍中,源休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度支,蒋镇为吏部侍郎,樊系为礼部侍郎,彭偃为中书舍人,自馀张光晟等各拜官有差。立弟滔为皇大弟。姚令言与源休共掌朝政,凡泚之谋画、迁除、军旅、资粮,皆禀示休。休劝泚诛剪宗室在京城者以绝人望,杀郡王、王子、王孙凡七十七人。寻又以蒋镇为门下侍郎,李子平为谏议大夫,并同平章事。镇忧惧,每怀刀欲自杀,又欲亡窜,然性怯,竟不果。源休劝泚诛朝士之窜匿者以胁其馀,镇力救之,赖以全者甚众。樊系为泚撰册文,既成,仰药而死。大理卿胶水蒋沇诣行在,为贼所得,逼以官,沇绝食称病,潜窜得免。
诗句译文:
齐映与齐抗一同前往奉天,被任命为御史中丞,侍御史。楚琳自为节度使,降于朱泚。陇州刺史郝通也投降了李楚琳。商州团练兵杀其刺史谢良辅。
赏析:
这段文字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四,是唐朝时期的历史记载。其中,齐映和齐抗是同僚,两人在奉天一同赴行在,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和侍御史。楚琳自为节度使,投降于朱泚。商州团练兵杀了他们的刺史谢良辅。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当时唐朝的政治形势以及一些官员的任免情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官员们的无奈处境。
关键词段分析:
奉天:唐朝时期的首都,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当时德宗皇帝逃往奉天,与朝廷其他官员一起前往行在。
御史中丞:官名,负责纠察弹劾百官,是朝廷的重要监察机构。
侍御史:官名,负责监督百官,执行朝廷法令,也是朝廷的重要监察机构。
楚琳:唐朝时期的一位节度使,曾为朱泚所重用。后因叛变投降朱泚,成为朱泚的得力干将。
商州团练兵:商州地区的武装势力,他们杀害了自己的刺史,对当地的政治局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谢良辅:商州刺史,被商州团练兵杀害,这反映出当时官员们面临的困境和危险。
节度使:官名,唐朝时期的一种地方官职,负责管理某一地区的军队、行政事务等。
朱泚:唐朝时期的藩镇割据者,一度自立为大秦皇帝,后来被朝廷平定。他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主角之一。
宰相:官名,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协助皇帝治理国家。在当时的唐朝时期,宰相的地位非常重要。
盐铁转运使:官名,负责掌管国家的盐铁贸易和转运事务,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唐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官员们的无奈和困境。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同时,这段文字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