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悦说王武俊,使与马寔共击李抱真于临洺,抱真复遣贾林说武俊曰:“临洺兵精而有备,未易轻也。今战胜得地,则利归魏博;不胜,则恒冀大伤。易、定、沧、赵,皆大夫之故地也,不如先取之。”武俊乃辞悦,与马寔北归,壬戌,悦送武俊于馆陶,执手泣别,下至将士,赠遗甚厚。
先是,武俊召回纥兵,使绝李怀光等粮道,怀光等已西去,而回纥达干将回纥千人、杂虏二千人适至幽州北境。硃滔因说之,欲与俱诣河南取东都,应接硃泚,许以河南子女、金帛赂之。滔娶回纥女为侧室,回纥谓之硃郎,且利其俘掠,许之。
贾林复说武俊曰:“自古国家有患,未必不因之更兴。况主上九叶天子,聪明英武,天下谁肯舍之共事硃泚乎!滔自为盟主以来,轻蔑同列,河朔古无冀国,冀乃大夫之封域也。今滔称冀王,又西倚其兄,北引回纥,其志欲尽吞河朔而王之,大夫虽欲为之臣,不可得矣。且大夫雄勇善战,非滔之比。又本以忠义手诛叛臣,当时宰相处置失宜,为滔所诳诱,故蹉跌至此,不若与昭义并力取滔,其势必获。滔既亡,则泚自破矣。此不世之功,转祸为福之道也。今诸道辐凑攻泚,不日当平。天下已定,大夫乃悔而归国,则已晚矣!”时武俊已与滔有隙,因攘袂作色曰:“二百年天子吾不能臣,岂能臣此田舍儿乎!”遂密与抱真及马燧相结,约为兄弟。然犹外事滔,礼甚谨,与田悦各遣使见滔于河间,贺硃泚称尊号,且请马寔之兵共攻康日知于赵州。
田悦说王武俊使与马寔共击李抱真于临洺,译文:
在唐朝的动荡时期,各地诸侯纷纷割据,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其中,王武俊和田悦是两个重要的力量,他们之间的争斗和勾结对于整个唐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田悦说服王武俊与马寔共击李抱真于临洺,这一行动虽然表面上看似是为了对抗李抱真,但实际上却是一种战略上的布局。通过这种方式,田悦成功地吸引了王武俊的注意力,使得他无法专注于其他势力的打击。这种策略的成功在于其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战和分散敌人注意力的技巧。
李抱真也派遣贾林劝说王武俊先取易、定、沧、赵故地。这个建议虽然是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考虑,但也反映出李抱真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智慧和远见。通过主动出击,他不仅可以削弱对手的实力,还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有利的发展空间。
贾林再次劝说王武俊与李抱真合兵共救魏博,陈说道:“朱滔此次出兵,企图先平定魏博,却逢田悦被害,人心不安。”这句话揭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一方面,王武俊需要警惕朱滔的进攻,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巩固自己的势力。这种分析不仅体现了贾林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也展示了他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通过对田悦、王武俊和朱滔等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唐朝历史上的这场纷争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冲突,更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斗争。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和解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深入研究这些历史事件对于理解整个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