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皋遣大将董面力等将兵出西山,破吐蕃之众,拔堡栅五十馀。

丙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董晋罢为礼部尚书。

云南王异牟寻遣使者三辈,一出戎州,一出黔州,一出安南,各赍生金、丹砂诣韦皋。金以示坚,丹砂以示赤心,三分皋所与书为信,皆达成都。异牟寻上表请弃吐蕃归唐,并遗皋帛书,自称唐故云南王孙、吐蕃赞普义弟日东王。皋遣其使者诣长安,并上表贺。上赐异牟寻诏书,令皋遣使慰抚之。

贾耽、陆贽、赵憬、卢迈为相,百官白事,更让不言。秋,七月,奏请依至德故事,宰相迭秉笔以处政事,旬日一易;诏从之。其后日一易之。

剑南、西山诸羌女王汤立志、哥邻王董卧庭、白狗王罗陀忽、弱水王董辟和、南水王薛莫庭、悉董王汤悉赞、清远王苏唐磨、咄霸王董邈蓬及逋租王,先皆役属吐蕃,至是各帅众内附。韦皋处之于维、保、霸州,给以耕牛种粮。立志、陀忽、辟和入朝,皆拜官,厚赐而遣之。

韦皋遣大将董面力等将兵出西山,破吐蕃之众,拔堡栅五十馀。

【解析】
诗句中的“韦皋”是唐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派遣大将董面力等人领兵开出西山,打败吐蕃的兵马。这句诗描述了韦皋派遣将领出征,成功击败吐蕃军队的情景。“拔堡栅五十馀”则描绘了将军们攻克了许多堡垒和栅栏,数量达到了五十多处。

译文:
韦皋派遣大将董面力等人领兵出战西山,打败了吐蕃的兵马,攻克堡垒、栅栏五十多处。

注释:

  • 韦皋:唐朝时期的重要官员。
  • 董面力:韦皋派遣的大将。
  • 西山:地理位置,可能是吐蕃的领地。
  • 吐蕃:当时居住在西藏地区的一个强大民族。
  • 拔堡栅五十馀:攻克堡垒、栅栏五十多处。

赏析:
诗句通过简洁的文字描述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战争,突出了韦皋英勇善战的形象。同时,诗句也表达了唐朝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决心和勇气,为后续的战争奠定了基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