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丙申,以陕虢观察使于由页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丁卯,扎王倕薨。
彰义节度使吴少诚遣兵掠寿州霍山,杀镇遏使谢详,侵地二十馀里,置兵镇守。
太学生薛约师事司业阳城,坐言事,徙连州,城送之郊外。上以城党罪人,己巳,左迁城道州刺史。城治民如治家,州之赋税不登,观察使数加诮让,城自署其考曰:“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观察使遣判官督其赋,至州,城先自囚于狱。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狱曰:“使君何罪!某奉命来侯安否耳。”留一二日未去,城不复归。馆门外有故门扇横地,城昼夜坐卧其上,判官不自安,辞去。其后又遣它判官往按之,它判官载妻子行中道逸去。
冬,十月,丁酉,通王谌薨。
庚子,夏州节度使韩全义奏破吐蕃于盐州西北。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是唐代的一部重要史书,它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下面是对这一卷的逐句解读:
- 九月丙申:以陕虢观察使于由页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在九月份的某个时候,唐朝任命了一位名为于由页的官员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
- 丁卯:扎王倕薨。这句话表明扎王(王倕)在这个时间点去世了。
- 彰义节度使吴少诚遣兵掠寿州霍山:彰义节度使吴少诚派遣军队掠夺了寿州的霍山。这句话描述了彰义节度使吴少诚的行为,即他派遣军队去掠夺了寿州的霍山。
- 杀镇遏使谢详,侵地二十馀里:彰义节度使吴少诚的军队杀害了镇遏使谢详,并侵占了二十馀里的地盘。这句话进一步描述了吴少诚的行为,他在掠夺的过程中杀害了谢详,并且占领了超过二十里的地盘。
- 置兵镇守:他们在占领的地界上设置了士兵来守护。这说明吴少诚的军队占领了地界后,设立了士兵来守卫这个地方。
- 太学生薛约师事司业阳城:太学生薛约师从司业阳城学习。这句话讲述了一个年轻的学者薛约跟随他的导师阳城学习的情景。
- 坐言事,徙连州:因为谈论政事,薛约被贬谪到连州。这句话说明了薛约因为谈论政治而受到惩罚,被贬到了连州。
- 阳城自署其考曰” 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阳城自己评定自己的考试成绩为“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这句话描述了阳城的自评,他认为自己在教导学生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在考试方面却不够成功,被评为下等。
- 观察使数加诮让,城自囚于狱:观察使多次责备阳城,阳城自己把自己关在监狱里。这句话描绘了阳城面对观察使的责备时所采取的态度。
- 留一二日未去:阳城在监狱里待了一天就离开了。这说明阳城并不想逃避责任,而是愿意接受观察使的责备。
- 馆门外有故门扇横地:在旅馆的门外,有一扇旧门扇横在地上。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场景,展示了旅馆的环境。
- 城昼夜坐卧其上:阳城昼夜坐在地上休息。这句话描述了阳城在旅馆里的生活状态。
- 判官不自安,辞去:阳城的判官感到不安,于是离开了旅馆。这句话反映了阳城对观察使的责备所带来的压力。
- 又遣其他判官前往调查:观察使再次派遣其他判官前去调查此事。这句话表明观察使决定亲自或派其他人去处理阳城的事情。
- 该判官载妻子行中道逸去:这位判官带着妻子和孩子在路上逃跑了。这反映了观察使对阳城态度严厉,导致这位判官不得不逃离现场。
通过对《资治通鉴》中的这段记录的详细解读,可以了解到唐代的一些政治和社会动态。这不仅有助于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