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丙申,陈许节度使曲环薨。乙未,吴少诚遣兵掠临颍,陈州刺史上官涚知陈洲留后,遣大将王令忠将兵三千救之,皆为少诚所虏。九月,丙午,以涚为陈许节度使,少诚遂围许州。涚欲弃城走,营田副使刘昌裔止之曰:“城中兵足以办贼,但闭城勿与战,不过数日,贼气自衰,吾以全制其弊,蔑不克矣。”少诚昼夜急攻,昌裔募勇士千人凿城出击少诚,大破之,城由是全。昌裔,兗州人也。少诚又寇西华,陈许大将孟元阳拒却之。陈许都知兵马使安国宁与上官涚不叶,谋翻城应少诚,刘昌裔以计斩之。召其旄下,人给二缣。伏兵要巷,见持缣者悉斩之,无得脱者。
庚戌,宣武节度使刘合谅薨。军中思刘玄佐之恩,推其甥都知兵马使匡城韩弘为留后。弘将兵,识其材鄙勇怯,指顾必堪其事。
吴少诚围攻许州,上官涚坚守待援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唐朝末年的边疆战火纷飞,淮西地区的战事尤为激烈。五月二十日,吴少诚率大军压境,直指临颍。此地是陈、许两州的交界处,战略位置至关重要。陈州刺史上官涚得知消息后,迅速派遣大将王令忠率领三千精兵前往救援,但遗憾的是,他们全部被俘。
八月二十五日,朝廷命曲环为陈许节度使,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对大唐王朝手下留情。曲环不久便病逝,留下一个摇摇欲坠的防线。九月五日,吴少诚趁虚而入,挥师围攻许州。此时,朝廷内部因权位纷争而陷入混乱,宣武节度使刘合谅与陈许都知兵马使安国宁因权力之争而心生异志,企图谋反。上官涚面对内忧外患,深知独自抵抗的无力。
正当朝廷为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感到迷茫时,一位名叫刘昌裔的年轻将领站了出来。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信念说服上官涚:“既然受命留守此城,我们应誓死守护。况且城内兵力足以击败来犯之敌。即使暂时退守,亦非无计可施。我们只需坚持数日,便可让吴少诚因久攻不下而士气受挫。而我将以全盛之势制服他。”上官涚被刘昌裔的话语所感动,决定采纳他的策略。
于是,上官涚与刘昌裔密切配合,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利用城池和战棚进行防御工事建设;同时,招募勇猛的勇士千人组成突将,从四面发起突袭,成功打破了敌军的围攻。
此次战役不仅展示了上官涚和刘昌裔的智慧与勇气,也反映了当时朝廷在政治腐败和军事无能下的无力和混乱。尽管取得了胜利,但这场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王令忠等救兵的壮烈牺牲。
朝廷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事安排,刘昌裔因卓越表现被任命为彰义军节度使,而上官涚也被提拔为陈许节度使。虽然吴少诚并未完全吞并这片土地,但大唐的边疆再次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