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加淄青节度使李师古同平章事。

徐州乱兵为张愔表求旄节,朝廷不许。加淮南节度使杜佑同平章事,兼徐、濠、泗节度使,使讨之。佑大具舟舰,遣牙将孟准为前锋。济淮而败,佑不敢进。泗州刺史张伾出兵攻桥伾,大败而还。朝廷不得已除愔徐州团练使,以伾为泗州留后,濠州刺史杜兼为濠州留后,仍加佑兼濠泗观察使。兼,正伦五世孙也,性狡险强忍。建封之疾亟也,兼阴图代之,自濠州疾驱至府。幕僚李籓与同列,入问建封疾,出见之,泣曰:“仆射疾危如此,公宜在州防遏,今弃州此来,欲何为也!宜速去,不然,当奏之。”兼错愕出不意,遂径归。建封薨,籓归扬州,兼诬奏籓于建封之薨摇动军情,上大怒,密诏杜佑使杀之。佑素重籓,怀诏旬日不忍发,因引籓论佛经曰,“佛言果报,有诸?”籓曰:“有之”。佑曰:“审如此,君宜遇事无恐。”因出诏示籓。籓神色不变,曰:“此真报也。”佑曰:“君慎勿出口,吾已密论,用百口保君矣。”上犹疑之,召籓诣长安,望见籓仪度安雅,乃曰:’此岂为恶者邪!”即除秘书郎。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
丙戌,加淄青节度使李师古同平章事,朝廷不许。徐州乱兵求旄节未得,淮南节度使杜佑代为讨之,大败而还。泗州刺史张伾出兵攻桥伾,大败而回。朝廷不得已除愔徐州团练使,以伾为泗州留后,濠州刺史杜兼为濠州留后,仍加佑兼濠、泗观察使。建封疾亟,兼阴图代之,从濠州疾驱至府。幕僚李藩劝建封勿轻离州,否则杜佑将杀藩。建封薨,藩归扬州,杜佑诬奏其动摇军情,上大怒,密诏杜佑杀之。杜佑素重藩,因出诏示藩。藩神色不变,曰:“此真报也。”杜佑曰:“君慎勿出口。”乃除秘书郎。

诗句翻译

  • “丙戌,加淄青节度使李师古同平章事”:在丙戌日,加封淄青节度使李师古为同平章事。
  • “徐州乱兵求旄节,朝廷不许”:徐州的叛军请求旄节,朝廷没有答应。
  • “淮南节度使杜佑代为讨之,大败而还”:淮南节度使杜佑代替他们讨伐叛贼,但被打败了。
  • “泗州刺史张伾出兵攻桥伾,大败而回”:泗州刺史张伾带兵进攻桥伾,结果大败并返回。
  • “朝廷不得已除愔徐州团练使,以伾为泗州留后,濠州刺史杜兼为濠州留后,仍加佑兼濠、泗观察使。”:朝廷不得已解除了愔的徐州团练使职务,任命张为泗州留后,濠州刺史杜兼为濠州留后,仍然让杜佑兼任濠、泗观察使。
  • “建封疾亟,兼阴图代之,从濠州疾驱至府”:建封病重,杜兼暗中图谋取代他,从濠州快速赶来。
  • “幕僚李藩劝建封勿轻离州,否则杜佑将杀藩”:幕僚李藩劝说建封不要轻易离开州城,否则杜佑会杀害他。
  • “杜佑素重藩,因出诏示藩。藩神色不变,曰:‘此真报也’。佑曰:“君慎勿出口。””:杜佑非常尊重李藩,因此拿出诏书给他看。李藩神色不变,说:“这确实是报应。”杜佑说:“您一定要小心不要说出去。”
  • “于是除秘书郎”:于是被任命为秘书郎。

注释解释

  1. 诗句背景:这首诗描述了唐代的政治斗争和人事变动。
  2. 关键事件:李师古加同平章事,徐州叛乱未遂,淮南节度使杜佑代为讨伐失败,泗州刺史张伾进攻桥伾失败,朝廷不得不任命其他官员处理这些事务。
  3. 人物关系:包括李师古、杜佑、张伾、李藩等重要人物之间的互动。
  4. 政治策略:涉及到权力斗争、人事安排和军事策略等。
  5. 社会动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6. 历史影响:对了解唐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系列政治事件,展示了唐代中期的政治局势和社会动荡。其中涉及的人物如李师古、张伾、杜佑都代表了不同的势力和态度。诗中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以及这些事件对社会的影响。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和担忧。此外,诗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如“急驱”、“大败而还”,增加了故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