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皋屡破吐蕃,转战千里,凡拨城七,军镇五,焚堡百五十,斩首万馀级,捕虏六千,降户三千,遂围维州及昆明城。冬,十月,庚子,加皋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赐爵南康王。南诏王异牟寻虏获尤多,上遣中使慰抚之。

戊午,盐州剌史杜彦先弃城奔庆州。
◎贞元十八年壬午,公元八零二年
春,正月,骠己摩罗思那遣其子悉利移入贡。骠国在南诏西南六千八百里,闻南诏内附而慕之。因南诏入见,仍献其乐。

吐蕃遣其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使论莽热将兵十万解维州之围,西川兵据险设伏以待之。吐蕃至,出千人挑战,虏悉众追之,伏发,虏众大败,擒论莽热,士卒死者太半。维州、昆明竟不下,引兵还。乙亥,皋遣使献论莽热,上赦之。

浙乐观察使裴肃既以进奉得进,判官齐总代掌后务,刻剥以求媚又过之。三月,癸酉,诏擢总为衢州剌史。给事中长安许孟容封还诏书,曰:“衢州无它虞,齐总无殊绩,忽此超奖,深骇群情。若总必有可录,愿明书劳课,然后超资改官,以解众疑。”诏遂留中。己亥,上召孟容,慰奖之。

韦皋平定吐蕃,稳固南诏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韦皋的事迹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其光芒照亮了那个时代的政治舞台。公元802年(贞元十八年),韦皋以检校兼中书令的身份,被赐予“检校司徒兼中书令”,并赐金帛及爵位,彰显了他对国家的巨大贡献和崇高的地位。

韦皋的军旅生涯,是对抗外敌、保卫疆土的真实写照。公元795年至801年间,他在剑南前线与吐蕃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他转战千里,不仅攻克城池七座,军镇五个,而且焚烧堡垒一百五十个,斩首一万有余,捕获吐蕃六千余人,降服人口三千户。这一连串的成就,不仅是武力的胜利,更是智慧与策略的结晶。

更令人钦佩的是,韦皋并未因此沾沾自喜,而是继续深化与南诏王异牟寻的联盟。公元808年,他与南诏王联合围攻吐蕃控制的昆明城,最终成功围困并迫使吐蕃撤退。这一事件标志着唐朝西南边境的又一次稳定,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和平经验。

韦皋的军事才能和治国理念,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功绩不仅仅在于战场上的胜利,更在于他对国家治理的贡献。在处理与南诏的关系时,韦皋展现了他的外交智慧,通过联姻、和亲等方式,巩固了唐朝与南诏的关系。他的努力使得南诏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后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韦皋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勇气、智慧以及坚定的意志,使他成为了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的故事,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有不断努力、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