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岳观察使李道古引兵出穆陵关。甲寅,攻申州,克其外郭,进攻子城。城中守将夜出兵击之,道古之众惊乱,死者甚众。道古,皋之子也。
淮西被兵数年,竭仓廪以奉战士,民多无食,采菱芡鱼鳖鸟兽食之,亦尽,相帅归官军者前后五千馀户。贼亦患其耗粮食,不复禁。庚申,敕置行县以处之,为择县令,使之抚养,并置兵以卫之。
三月,乙丑,李愬自唐州徙屯宜阳栅。
郗士美败于柏乡,拔营而归,士卒死者千馀人。
戊辰,赐程执恭名权。
戊寅,王承宗遣兵二万入东光,断白桥路。程权不能御,以众归沧州。
吴秀琳以文城栅降于李愬。戊子,愬引兵至文城西五里,遣唐州刺史李进诚将甲士八千至城下,召秀琳,城中矢石如雨,众不得前。进诚还报:“贼伪降,未可信也。”愬曰:“此待我至耳。”即前至城下,秀琳束兵投身马足下,愬抚其背慰劳之,降其众三千人。秀琳将李宪有材勇,愬更其名曰忠义而用之,悉迁妇女于唐州,入据其城。于是唐、邓军气复振,人有欲战之志。贼中降者相继于道,随其所便而置之。闻有父母者,给粟帛遣之,曰:“汝曹皆王人,勿弃亲戚。”众皆感泣。
下面是对给定《资治通鉴》中唐代纪五十六的逐句翻译,包括译文和必要的注释:
序号 | 诗句 | 译文 |
---|---|---|
1 | 鄂岳观察使李道古引兵出穆陵关。 | 李道古领兵从穆陵关出击。 |
2 | 甲寅,攻申州,克其外郭,进攻子城。 | 甲寅,李道古攻打申州,攻克其外城,并进攻子城。 |
3 | 城中守将夜出兵击之,道古之众惊乱,死者甚众。 | 申州的守军在夜间出动攻击李道古的军队,导致李道古军队混乱,死亡很多。 |
4 | 道古,皋之子也。 | 李道古是皋的儿子。 |
5 | 淮西被兵数年,竭仓廪以奉战士,民多无食,采菱芡鱼鳖鸟兽食之,亦尽。 | 淮西经过几年的战争,耗尽了粮仓来供养战士,民众没有食物吃,只能采集菱角、芡实、鱼类、鳖以及鸟兽等作为食物。 |
6 | 相帅归官军者前后五千馀户。 | 先后有上万户人家跟随官军返回。 |
7 | 贼亦患其耗粮食,不复禁。 | 贼人担心他们消耗粮食,不再加以禁止。 |
8 | 庚申,敕置行县以处之。为择县令,使之抚养。 | 庚申,皇帝下令设置临时的县政府来安置他们,并选择官员进行管理,使他们得到照顾。 |
9 | 吴秀琳以文城栅降于李愬。 | 吴秀琳率领文城栅投降于李愬。 |
10 | 戊子,愬引兵至文城西五里,遣唐州刺史李进诚将甲士八千至城下。 | 李愬带领军队到文城西边五里处,派遣唐州刺史李进诚率领八千名士兵到达城墙下面。 |
11 | 召秀琳,城中矢石如雨,众不得前。 | 李愬召唤秀琳,城中射出的箭和石块像下雨一样密集,无法前进。 |
12 | 进诚还报:“贼伪降,未可信也。” | 李进诚回报说:“贼人假装投降,不可相信。” |
13 | 愬曰:“此待我至耳。”即前至城下,秀琳束兵投身马足下,愬抚其背慰劳之,降其众三千人。 | 李愬说:“这是等待我的到来罢了。”然后向前抵达城墙之下,秀琳捆绑住兵器投入马脚下,李愬抚摸他的肩膀安慰他并勉励他,使其部下三千人投降。 |
14 | 秀琳将李宪有材勇,愬更其名曰忠义而用之,悉迁妇女于唐州,入据其城。 | 秀琳的部将李宪有才干勇敢,李愬改变他的原名为“忠义”并使用了他,将他的全部妇女迁往唐州,占领了该地。 |
15 | 于是唐、邓军气复振,人有欲战之志。 | 因此唐州和邓州的士气再次振奋起来,人们有了想要战斗的欲望。 |
16 | 贼中降者相继于道,随其所便而置之。闻有父母者,给粟帛遣之,曰:“汝曹皆王人,勿弃亲戚。”众皆感泣。 | 贼军中投降的人络绎不绝在路上,李愬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处理。如果知道他们的父母的话,就给予粟帛让他们离开,并告诉他们:“你们都是王家的人,不要抛弃亲戚。”这些人都很感动落泪。 |
这段历史文献描述了唐朝时期一次重要的军事活动及其影响。李愬领导的部队在多次战役后终于攻克申州,并在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通过一系列策略和措施,他成功地安抚了敌军并获得了部分士兵和民众的投降。这些事件不仅展示了李愬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也体现了唐朝政府在战争期间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