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李愬将攻吴房,诸将曰:“今日往亡。”愬曰:“吾兵少,不足战,宜出其不意。彼以往亡不吾虞,正可击也。”遂往,克其外城,斩首千馀级。馀众保子城,不敢出。愬引兵还以诱之,淮西将孙献忠果以骁骑五百追击其背。众惊,将走,愬下马据胡床,令曰:“敢退者斩!”返旆力战,献忠死,淮西兵乃退。或劝愬乘胜攻其子城,可拔也。愬曰:“非吾计也。”引兵还营。

李祐言于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比贼将闻之,元济已成擒矣。”愬然之。冬十月,甲子,遣掌书记郑澥至郾城,密白裴度。度曰:“兵非出奇不胜,常侍良图也。”

上竟用张宿为谏议大夫,崔群、王涯固谏,不听;乃请以为权知谏议大夫,许之。宿由是怨执政及当时端方之士,与皇甫镈相表里,谮去之。

诗句及译文

  • 甲寅,李愬将攻吴房:在甲寅这一天,李愬准备进攻吴房。
  • 诸将曰:“今日往亡。”:各位将领说:“今天前去进攻,可能会失败(逃亡)。”
  • 愬曰:“吾兵少,不足战,宜出其不意。”:李愬说:“我兵力太少,不足以作战,应该出其不意。”
  • 彼以往亡不吾虞,正可击也。”:他们以前逃跑没有被我察觉,正好可以攻击。
  • 遂往,克其外城,斩首千馀级。:于是前进,攻克了外城的外围,斩杀敌人一千多人。
  • 馀众保子城,不敢出。:剩余的部队守卫子城,不敢出战。
  • 愬引兵还以诱之,淮西将孙献忠果以骁骑五百追击其背。:李愬带兵回营,引诱敌军出击,淮西军将领孙献忠果然率领五百名骁勇的骑兵从背后袭击。
  • 众惊,将走,愬下马据胡床,令曰:“敢退者斩!”:敌军惊慌,将要溃逃,李愬下马坐在胡床上,下令说:“谁敢后退,就处斩!”
  • 返旆力战,献忠死,淮西兵乃退。:撤回军旗奋力战斗,孙献忠战死,淮西军撤退。
  • 或劝愬乘胜攻其子城,可拔也。:有人建议李愬趁胜利的机会攻打子城,可能能够攻克。
  • 愬曰:“非吾计也。”:李愬说:“这不是我的计策”。
  • 引兵还营。:带领军队回营。

注释

  •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唐纪五十六:这是《资治通鉴》中的记载,是唐朝第五十六代皇帝的年号,具体年份未给出。
  • 甲寅: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为第21天。
  • 李愬:唐朝名将,此处指的是李愬将军。
  • 将攻吴房:准备攻打吴房。
  • 诸将:指李愬军中的一些将领。
  • 今往亡:过去可能表示失败或者逃走。
  • 愬曰:李愬说。
  • 兵少:兵力较少。
  • 须出其不意、守州城者皆羸老之卒:意思是用兵时需要出其不意,而驻守城池的是一些衰弱的老弱士兵。
  • 比贼将闻之:等到叛军的将领听到这个消息。
  • 元济已成擒矣:元济已经被擒获了。
  • 上竟用张宿为谏议大夫:皇上最终任用张宿为谏议大夫。
  • 崔群、王涯:两位宰相。
  • 皇甫镈:另一位宰相。
  • 固谏、谮去之:多次劝说不听,于是陷害他离京。
  • 宿由是怨执政及当时端方之士:因为这件事,张宿开始怨恨当时的执政者以及正直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李愬将军李愬为了攻克吴房城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诗中描绘了李愬面对敌军的谨慎态度和勇敢决心,以及他在关键时刻果断决策的能力。诗中还展现了李愬与他的将领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信任关系。此外,诗中也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派系纷争,以及对张宿的不满和排挤。这首诗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历史背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斗争的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