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韩弘又献绢二十五万匹,絁三万匹,银器二百七十。左右军中尉各献钱万缗。自淮西用兵以来,度支、盐铁及四方争进奉,谓之“助军”;贼平又进奉,谓之“贺礼”;后又进奉,谓之“助赏”;上加尊号又进奉,亦,谓之“贺礼”。丁酉,以河阳节度使令狐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楚与皇甫镈同年进士,引以为相。
朝廷闻沂州军乱,甲辰,以棣州刺史曹华为沂、海、兗、密观察使。
韩弘累表请留京师。八月,己酉,以弘守司徒,兼中书令。癸丑,以吏部尚书张弘靖同平章事,充宣武节度使。弘靖,宰相子,少有令闻,立朝简默。河东、宣武阙帅,朝廷以其位望素重,使镇之。弘靖承王锷聚敛之馀,韩弘严猛之后,两镇喜其廉谨宽大,故上下安之。
己未,田弘正入朝,上待之尤厚。
诗句翻译:
译文:
甲午日,韩弘再次贡献了二十五万匹绢、三千三百匹丝织品和二百七十件银器。左右两军中尉各自贡献了一万贯钱。自从淮西用兵以来,国家财政支出、盐铁生产和各地都争相进贡,这些都被统称为“助军”。叛军被平定后,继续进贡被称为“贺礼”。后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和感激再次进献,这又被称为“助赏”。当皇帝得到新的尊号时,再次进献也称为“贺礼”。
注释:
- 韩弘:唐朝末期的一位著名将领,曾参与多次重要的军事战役。
- 助军:指的是在战争或危机时期,国家和地方官员为了支持国家的战争而进行的贡献。
- 贺礼:当国家取得重大胜利或获得新的重要地位时,地方官员和百姓会通过进献财物来表达对皇帝的尊敬和庆祝。
- 助赏:“助赏”是一种特殊的“助军”,它是为了奖励某个人或某个地区的特殊贡献。
- 尊号:皇帝的尊号通常代表了他在位期间的功绩和成就,因此得到新的尊号意味着皇帝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赏析:
这段文字反映了唐朝中后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在当时,由于连年的战乱和政治斗争,国家财政紧张,地方官员和百姓为了支持国家的军事行动和应对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向朝廷贡献财物。这种贡献被分为“助军”、“贺礼”和“助赏”,体现了不同阶段的社会需求和皇帝的认可。此外,皇帝的新尊号也是地方官员和百姓进贡的原因之一,这显示了他们对皇帝的忠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