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颜所将兵闻当留沧景,皆大呼西走,光颜不能制,因惊惧成疾。己酉,上表固辞横海节,乞归许州。许之。
壬子,以裴度为淮南节度使,馀如故。
加刘悟检校司徒,馀如故。自是悟浸骄,欲效河北三镇,招聚不逞,章表多不逊。
裴度之讨幽、镇也,回鹘请以兵从。朝议以为不可,遣中使止之。回鹘遣其臣李义节将三千人已至丰州北,却之,不从。诏发缯帛七万匹以赐之,甲寅,始还。
王智兴遣轻兵二千袭濠州。丙辰,刺史侯弘度弃城奔寿州。
言事者皆谓裴度不宜出外,上亦自重之。戊午,制留度辅政,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播同平章事,代度镇淮南,仍兼诸道盐铁转运使。
李寰帅其众三千出博野,王庭凑遣兵追之。寰与战,杀三百馀人,庭凑兵乃还,馀众二千犹固守博野。
资治通鉴
唐代历史事件与人物评析
- 事件概述
- 唐穆宗年号与时间
- 李光颜军队遭遇及原因分析
- 裴度出任淮南节度使决策过程
- 人物解析
- 李光颜军事指挥失误原因
- 裴度的外交策略及其影响
- 刘悟权力膨胀与朝廷对策
- 政策影响
- 横海节的变动与朝廷态度
- 回鹘请求出兵对唐朝的影响
- 王播代李度镇守淮南举措
- 经济与文化
- 绢帛赐予回鹘的经济意义
- 王智兴袭击濠州战事描述
- 言事者对裴度出外的看法与朝廷回应
- 军事动态
- 李寰与王庭凑博野之战细节
- 余众二千固守博野的原因分析
- 社会背景
- 河朔地区军心不稳原因探究
- 朝廷对外政策调整的社会反响
- 历史启示
- 战争对国家财政与社会稳定的长期影响
- 政治决策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