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癸酉,葬睿武昭愍孝皇帝于庄陵,庙号敬宗。

李同捷托为将士所留,不受诏。乙酉,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奏请将本军三万人,自备五月粮以讨同捷,许之。八月,庚子,削同捷官爵,命乌重胤、王智兴、康志睦、史宪诚、李载义与义成节度使李听、义武节度使张播各帅本军讨之。同捷遣其子弟以珍玩、女妓赂河北诸镇,戊午,李载义执其侄,并所赂献之。史宪诚与李全略为婚姻,及同捷叛,密以粮助之。裴度不知其所为,谓宪诚无贰心。宪诚遣亲吏至中书请事,韦处厚谓曰:“晋公于上前以百口保尔使主,处厚则不然,但仰俟所为,自有朝典耳!”宪诚惧,不敢复与同捷通。王庭凑为同捷求节钺不获,乃助之为乱,出兵境上以挠魏师。又遣使厚赂沙陀酋长硃邪执宜,欲与之连兵,执宜拒不受。

以下是对《资治通鉴》中“唐纪五十九”相关诗句及译文的逐句解读:

  1. 诗的逐句
  • 秋,七月,癸酉,葬睿武昭愍孝皇帝于庄陵,庙号敬宗。
  1. 译文
  • 秋季,七月一日,在庄陵为睿武昭愍孝皇帝举行葬礼,庙号为敬宗。
  1. 赏析
  • 这首诗描述了穆宗皇帝(即睿圣文惠孝皇帝)的葬礼仪式,以及他的庙号被确定为“敬宗”。这反映了他对国家的贡献和地位的认可。
  • “秋,七月,癸酉”表明这是在一个具体的月份中进行的,而“葬睿武昭愍孝皇帝于庄陵,庙号敬宗”则详细说明了葬礼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及尊称。
  • “穆宗”是唐穆宗的谥号,表示对他的敬仰和追忆。“睿圣文惠孝皇帝”则是他的庙号,代表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庄陵”是埋葬地,而“敬宗”则是对他生前贡献的一种评价和纪念。

通过以上赏析可见,此诗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更是对人物一生的评价和纪念。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具有文献价值,同时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传承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