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河南大水。
九月,有司上先太后谥曰惠安。
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韦保衡,怨家告其阴事,贬保衡贺州刺史。乐工李可及流岭南。可及有宠于懿宗,尝为子娶妇,懿宗赐之酒二银壶,启之无酒而中实。右军中尉西门季玄屡以为言,懿宗不听。可及尝大受赐物,载以官车。季玄谓曰:“汝它日破家,此物复应以官车载还。非为受赐,徒烦牛足耳!”及流岭南,籍没其家,果如季玄言。以西川节度使路岩兼侍中,加成德节度使王景崇中书令,魏博节度使韩君雄、卢龙节度使张公素、天平节度使高骈并同平章事。君雄仍赐名允中。
冬,十月,乙未,以左仆射萧亻放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韦保衡再贬崖州澄迈令,寻赐自尽;又贬其弟翰林学士、兵部侍郎保乂为宾州司户,所亲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刘承雍为涪州司马。承雍,禹锡之子也。
网页时间是:2024-11-16
咸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李儇即位,授韦保衡为司徒。后因其它的罪行被人所揭发,再加昔日的诽谤,韦保衡被贬为贺州刺史,再贬澄迈县令,后坐罪赐死。 但刘、韩把持朝政也未能长久,很快又被另一宦官田令孜取代风云人物
九月,有怨家告发韦保衡阴私事,僖宗乃贬之为贺州刺史,十月,再贬崖州澄穆令,随即赐其自尽。 其弟翰林学士、兵部侍郎韦保被贬宾州司户。 与之关系密切的翰林学士、户部侍郎刘承雍被贬为涪州司马。
九月,代理司空、门下侍郎、平章政事韦保衡贬为贺州刺史。 任命岳州刺史于琮为太子少傅,因受于琼株连而遭到贬谪放逐的官员全部放回。
九月,有司上先太后谥曰惠安。 以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韦保衡为左仆射。 同年冬,十二月,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路岩兼侍中,充西川节度使。 七月,乙巳,皇帝御延英殿。 八月,戊申,以右仆射萧亻由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十月,丙戌,以左仆射萧亻由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十一月,己酉,赐可及自尽。 同年冬,十二月,以西川节度使路岩兼侍中,充剑南西川节度使。 坏官寺一十九;洛水漂六百余家。}
诗句“关东与河南大水”翻译如下:
- 历史背景:
- 在唐代的历史背景下,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贞观十年(630年)和贞观十一年(637年)期间,关东地区的特大旱灾导致了严重的粮食短缺和民众生活困苦。同年,黄河发生严重泛滥,导致洛阳宫受到严重损害,这是历史上对农业生产和社会安定的一次重大打击。
- 具体描述:
-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山东、河南地区发生了四十多场大水,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和财产损失。
- 到了唐懿宗时期,咸通四年至六年(863年至863年)期间,山东、淮河、海等地区遭受了持续的大水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 人物影响:
- 在上述历史事件中,韦保衡的遭遇尤其引人注目。他因政治斗争而多次遭受贬谪,包括由宰相降为贺州刺史,再到崖州的贬黜。他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以及对无辜百姓的迫害。
这些历史事件的记载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还反映了政府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与腐败。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历史背景和具体事例,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唐代的社会状况及其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