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杨知温为郴州司马。
曾元裕奏大破王仙芝于黄梅,杀五万馀人,追斩仙芝,传首,馀党散去。
黄巢方攻亳州未下,尚让帅仙芝馀众归之,推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署官属。巢袭陷沂州、濮州。既而屡为官军所败,乃遗天平节度使张裼书,请奏之。诏以巢为右卫将军,令就郓州解甲。巢竟不至。
加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同平章事,赏救荆南之功也。
三月,群盗陷朗州、岳州。招讨使曾元裕屯荆、襄,黄巢自濮州掠宋、汴,乃以副使张自勉充东南面行营招讨使。黄巢攻卫南,遂攻叶、阳翟。诏发河阳兵千人赴东都,与宣武、昭义兵二千人共卫宫阙。以左神武大将军刘景仁充东都应援防遏使,并将三镇兵,仍听于东都募兵二千人。景仁,昌之孙也。又诏曾元裕将兵径还东都,发义成兵三千守轘辕、伊阙、河阴、武牢。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三·唐纪六十九
贬杨知温为郴州司马。曾元裕奏大破王仙芝于黄梅,杀五万馀人,追斩仙芝,传首,馀党散去。黄巢方攻亳州未下,尚让帅仙芝余众归之,推巢为主,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署官属。巢袭陷沂州、濮州。既而屡为官军所败,乃遗天平节度使张裼书,请奏之。诏以巢为右卫将军,令就郓州解甲。巢竟不至。加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同平章事,赏救荆南之功也。三月,群盗陷朗州、岳州。招讨使曾元裕屯荆、襄,黄巢自濮州掠宋、汴,乃以副使张自勉充东南面行营招讨使。黄巢攻卫南,遂攻叶、阳翟。诏发河阳兵千人赴东都,与宣武、昭义兵二千人共卫宫阙。以左神武大将军刘景仁充东都应援防遏使,并将三镇兵,仍听于东都募兵二千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末年,各地起义军纷纷起事,朝廷内部纷争不断的历史背景。诗中通过曾元裕和黄巢的事迹,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诗人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详细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诗中提到了曾元裕在黄梅大破王仙芝的军队,这是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展示了唐朝军队的实力和勇气。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曾元裕因老病贪功而被取代的经历,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动荡。
诗中提到了黄巢攻占亳州未下,尚让帅仙芝余众归之,推巢为主的情景。这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朝廷对黄巢的追捕和应对措施,展现了唐朝政府在面对危机时的无奈和挣扎。
诗中提到了李福加同平章事的事件,这是对黄巢势力的一次打击。然而,诗中也暗示了朝廷对黄巢的追捕仍然困难重重,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唐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关注。